中医膏方渊源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又有内服、外用之分。外用者,多用于治疗疮疡,皮肤等外科疾患;内服者,多用于保健预防,调理慢性疾病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实乃滋补上品,在中医药宝库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著名医家秦伯未曾对膏方进行过较好的诠释,他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溢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
膏方的起源可追溯至先秦及汉代,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记载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则是最早的内服膏方。
到了唐代,由于膏方制作工艺讲究,内多含滋补的名贵药材,膏方多是富贵人家用来滋补强身的“专利品”。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对“卫候青膏”、“神明青膏”等膏剂的服法作了详细规定,使膏方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得到进一步发展。此时的医家把外用药膏称为“膏”,而将内服膏称为“煎”。
到了宋代,膏方的使用人群与适用范围日益扩大,此时膏剂在民间运用以相当广泛。而且此时的膏方不仅用于治病,还逐渐用于补虚、康复、养生、抗衰老。如诸书中所载“杏仁煎”、“鹿角胶煎”、“地黄煎”、“枸杞煎”等均为当时的补虚康复、养生延老的膏方。
到了明清时期,膏方的制作方法已经成熟并制订了标准制作流程。此时的膏方已成为临床治疗疾病的常用剂型,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科。《医院配方》和《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均收录了很多膏方,如菊花延龄膏、鹿胎膏、扶元和中膏、明目延龄膏、润肺和肝膏、理脾调中化湿膏、清热养肝和络膏等。其中抗衰老滋补膏方-菊花延龄膏最受慈禧太后喜爱。现代膏方应用
近代以后,特别是近一二十年,膏方发展迅速。并在治疗慢性病以及与现代技术结合方面颇有建树。在治疗慢性病方面进展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社会竞争激烈,身心负担较重,这使得一些慢性虚损性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对于慢性病及虚证的调补,就需要选择像膏方这种剂型,既祛病强身,又延年养生,还免去了服用汤药之苦。现代临床上用膏方治疗慢性疾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虚损是人体发病、衰老的重要内在因素,所以通过进补可以扶植体内气血阴阳等正气不足,改善体质,减少和避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膏方之缓补慢调,能补气养血、调畅经络,调动人体的自我防御的功能,特别适用于因病致虚、因虚致病的慢性虚弱性疾病和未病先防,需要增强体质的亚健康人群。对于一些顽固性、消耗性的疾病,也可以按照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原则以达到治病调养结合,加快疾病痊愈的目的。可见,滋补膏方是现代养生保健最为时尚的方法之一,是治未病、增强体质行之有效的补品。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水平的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提升生活质量,更加坐诊时间、地点
周一到周五全天坐诊医院西工院区8楼心血管一病区主任办公室心血管一病区咨询电话
-;;
医院8楼心血管一病区健康-;;
科室-;;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