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心血管疾病也进入高发期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秋冬季节气候日趋寒冷,阳气归于收敛,万物归于闭藏。寒流侵袭人体引起的血管收缩、痉挛、血粘度增高,令这一时节成为一年一度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寒冷气候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心跳加快,排血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加,引起动脉血压增高;血管收缩,使血压更易升高,且波动明显。因此,对于秋冬季节的高血压患者而言,维持血压平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危险是关键。
积极预防与药物治疗
注意监测血压。在季节变化、调整降压药、血压波动大的情况下,更应积极进行血压监测,一般监测7-10天,将数值及用药情况记录在血压监测表上(并记录晨起尚未活动时的一分钟的脉搏次数),以评估血压水平,充分掌握血压状况,做到“平稳降压”。没有服用降压药的患者,监测血压规律时,上午9-10点左右测量!初发者无需全天监测,在出现头晕、头胀等情况下测量,同时测量自觉无任何不适时血压。
血压测量要求:上厕所排尿,休息5分钟,保持安静,采用坐姿测量
坚持规律服药。
若近期突然出现严重头晕、头痛、眩晕等不适时,医院就诊,调整用药,以防止高血压的进展及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秋冬季节,应做到“四要”:
要做到饮食有规律:以调节酸碱平衡的食物为主,如黑木耳、银耳、蘑菇等。服用清淡饮食,如大蒜、西红柿、木耳、水果、鲜奶、豆腐等;
要保持身体恒温:睡前用温水泡脚以血液循环;洗澡前提高浴室温度,避免冷气袭击;
要避免精神紧张和情绪激动;
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随着秋冬气温的降低,血管收缩、血粘度增高引发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使冠心病患者频频中招。“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这是临床对急性心梗救治的普遍认识,可见对于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务必做到及时有效地救治。
患者首先应及时就医,其次如条件允许可口服硝酸甘油、麝香保心丸等急救药物缓解症状;需做到遵循医嘱、合理服用药物治疗,常见用药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发作是因机体自身阳气不足,致外邪、痰浊、瘀血等乘虚而入,闭阻心脉而发。因此,顾护阳气、阻止外邪内侵为冠心病患者在秋冬季的防护要点。起床、站起来等姿势变化要慢慢来,不能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于兴奋或生闷气诱发疾病;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起床过早;气候剧变时,应格外注意保暖,避免冷空气刺激血管,造成心血管意外;不可在饱餐或饥饿时沐浴,水温适当,时间不宜过长,老年患者最好在他人帮助下洗澡。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原发疾病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关键所在,而秋冬季节寒冷气候亦是不容忽视的诱因之一。对于功能性患者主要在于去除诱因和心理治疗,通过日常生活调摄,努力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培养乐观情绪,劳逸结合,戒除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如酗酒、吸烟以及喝浓茶咖啡等。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则以治疗原发病为先,对于心律失常比较严重、症状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此外,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中药口服治疗、穴位敷贴等特色中医疗法对心律失常的防治有着一定优势,对症状缓解有一定的疗效。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大部分心衰患者都会出现心慌、呼吸困难、夜睡不能平卧、下肢浮肿、乏力等症状。中医学认为秋天阳气由升浮逐渐趋于沉降,气候逐渐转凉,阳气逐渐衰退,是老年人易发病的时令。尤其是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心病、心肌病的患者由于感冒等很容易使原有病情加重,甚至引起慢性心衰。因此,自我养生调护对于预防心衰的复发和恶化尤为重要。合理休息,适度锻炼。急性期和重症患者应卧床休息,当心功能好转后可以下床进行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锻炼时不贪凉,不赤膊露体。掌握活动量注意强度,以不引起心慌气急为原则。注意预防感冒。在秋季根据天气增减衣物,注意保暖,以降低慢性心衰的发生风险。调整饮食结构。肉菜比例保持在“一口肉,二口饭,三口水果,四口蔬菜”。以清淡、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勿暴饮暴食。对便秘者要鼓励其在饮食中适量增加粗纤维食物,以刺激肠蠕动。保持情志舒畅。“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邪气则无以侵犯。坚持合理的药物治疗。严格按照医生为自己制定的治疗方案和干预措施进行治疗和康复,按时按量坚持服药,如感到病情加重,医院就诊。寒冷与心血管疾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如体力活动减少、空气污染、感染、饮食习惯等相伴发生;同时寒冷时血浆纤维蛋白原、胆固醇、激素和缩血管物质(包括血管加压素、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儿茶酚胺)水平升高。针对季节差异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