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艾司洛尔注射液抗心律失常中国
TUhjnbcbe - 2021/12/6 13:27:00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
β受体阻滞剂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基石。作为Ⅱ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β受体阻滞剂已经在心律失常领域广泛应用,安全性和疗效确切。艾司洛尔作为超短效作用的静脉β受体阻滞剂,常用于心律失常急性期处理,但由于其阻断交感神经兴奋,具有负性肌力、负性频率、降低血压等多重作用,临床应用时常面临既有适应证又有相对禁忌证的情况,临床医生由于过度担心艾司洛尔的负性肌力作用和负性频率作用,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

一、艾司洛尔的药代动力学和药理作用

1.药代动力学:艾司洛尔静脉给药分布半衰期(t1/2α)约2min,血浆蛋白结合率为55%。

2.药理学作用:艾司洛尔是一种超短效、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主要在心肌细胞竞争性拮抗β1受体。

二、临床应用

1.窦性心动过速(窦速):

窦速主要由生理或病理因素引起。无论是否存在心血管疾病,静息心率增快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窦速治疗首先是病因治疗。病因治疗后仍有症状性窦速的患者可以考虑应用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肌缺血或甲状腺危象伴窦速等情况时,β受体阻滞剂兼顾病因治疗和减慢心率的作用。当口服β受体阻滞剂不能应用时,可考虑静脉应用艾司洛尔。急性失代偿性收缩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时,窦速往往是一种代偿机制,此时,应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的治疗措施达到降低心率的目的,而不是应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

2.心房颤动(房颤)/心房扑动(房扑)急性期心室率控制:

对于大多数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房颤患者均应控制心室率。

房颤/房扑急性期心室率控制目标:初始心室率≤次/min,若仍不能缓解症状可采用更严格的心室率控制,静息心室率≤80次/min。

?房颤/房扑患者急性期心室率控制的药物选择:

(1)不伴心力衰竭、低血压或预激综合征的房颤患者: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首选用于控制心室率。这两类药物均可迅速起效,β受体阻滞剂在高交感张力状态下有良好疗效,应优先于洋地黄类药物,必要时可联合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室率。

(2)房颤合并心力衰竭:1)房颤合并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此时房颤伴快速心室率往往是心力衰竭加重的诱因,β受体阻滞剂通过控制心室率,延长舒张期,可改善HFpEF患者的症状及血液动力学状态,β受体阻滞剂是HFpEF心室率控制的首选药。2)房颤合并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①不伴有明显低血压的HFrEF患者可首选静脉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直到心室率得到控制。②经足剂量β受体阻滞剂应用仍未有效控制心室率时,可联用洋地黄类药物或胺碘酮。③不伴有明显低血压的HFrEF患者,除静脉β受体阻滞剂外也可考虑应用静脉胺碘酮控制心室率。禁止地尔硫?、维拉帕米用于HFrEF的患者,因其具有明显负性肌力作用。

(3)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1)房颤合并ACS伴HFrEF患者,如血流动力学稳定,可首先推荐静脉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滴定,控制心室率,注意监测血压及心功能状态;2)房颤合并ACS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HFrEF和/或心源性休克患者,β受体阻滞剂存在诱发或加重心源性休克的险,应避免使用。可考虑电复律或应用胺碘酮、洋地黄类药物。

(4)围术期房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推荐同步电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不合并失代偿性HFrEF的围术期房颤患者,首先应选静脉β受体阻滞剂(如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率,缓解症状并改善血流动力学效应,亦可降低交感神经的过度亢进。若单药无法控制的围术期房颤,推荐β受体阻滞剂联合洋地黄类药物。围术期房颤伴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也可考虑应用胺碘酮。

3.室上性心动过速: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期治疗首先选择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若无效,使用静脉腺苷治疗;若仍无效,对于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电活动从房室结前传,经房室旁路逆传)可应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或静脉维拉帕米/地尔硫?。当药物治疗不能转复或控制心动过速时,推荐同步直流电复律。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电活动从房室旁路前传,经房室结逆传),若刺激迷走神经无效,可静脉注射伊布利特或普罗帕酮。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考虑静脉注射胺碘酮。当药物治疗不能转复或控制心动过速时,推荐同步电复律。

4.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治疗原则:(1)治疗基础疾病,去除诱因;(2)心动过速发作时治疗的目的在于终止房速或控制心室率。

急性期治疗:通常起始应用β受体阻滞剂、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可终止房速或控制心室率。腺苷、胺碘酮、普罗帕酮也可用于终止房速。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采用直流电复律。复发性局灶性房速,选择导管消融。

5.多源性房速:

治疗通常采用减慢房室结传导控制心室率的措施。不伴气道阻力增高、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可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不伴心功能不全、窦房结功能不全或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可应用维拉帕米。在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性和药物难治性患者,可使用房室结消融控制心室率。

6.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

总体治疗原则包括:

(1)治疗基础心脏病,纠正诱发因素;(2)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立即采取同步直流电复律及相应的心肺复苏措施;(3)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首先使用抗心律失常药,也可电复律终止室速;(4)长期治疗时应评价是否具有射频消融或/和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指征;(5)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根据有否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性质及发病机制选择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中仅有β受体阻滞剂具有预防心源性猝死的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多用于急性期终止室速发作、导管消融或ICD植入前的过渡治疗以及ICD植入术后为减少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的辅助用药。

?特发性室速:特发性室速急性期药物治疗推荐维拉帕米、静脉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或利多卡因;上述药物无效时可考虑应用胺碘酮、尼非卡兰或电复律。β受体阻滞剂终止特发性室速中等有效,但不良反应小,致心律失常风险低。射频消融应作为预防复发或根治的主要措施。

?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即尖端扭转型室速):获得性QT间期延长的尖端扭转室速较常见,应纠正危险因素;静脉注射硫酸镁,补钾,临时起搏或予异丙肾上腺素;部分获得性QT间期延长合并尖端扭转型室速的患者可能存在潜在遗传基因异常,上述治疗无效时,临时起搏基础上可考虑β受体阻滞剂和/或利多卡因治疗。先天性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速为少见的遗传性心脏疾病。不能自行终止者,应给予电复律治疗。在药物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占有最重要的地位,对于所有的先天性长QT综合征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作为首选药物,急性发作期即可开始应用。

?结构性心脏病的单形性室速:结构性心脏病伴发的室速,大部分患者应接受ICD和/或导管消融治疗,药物治疗常作为ICD辅助治疗。非持续性室速(持续时间30s)通常不需要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急性发作期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药物无效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需行电复律。血流动力学稳定的结构性心脏病伴发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急性期终止或预防复发推荐静脉胺碘酮,也可选用索他洛尔、尼非卡兰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相关的持续性单形性室速可应用静脉β受体阻滞剂。

?不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对于反复发作的多形性室速,尤其是急性缺血所致的持续性多形性室速,终止室速后应尽快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终止室速及/或预防反复发作,首选静脉β受体阻滞剂或胺碘酮,如上述药物无效或不适用,可考虑应用尼非卡兰、利多卡因。长期治疗,ICD是不可逆原因所致的持续性多形性室速患者的主要治疗措施。

?室速/室颤风暴:室速/室颤风暴发作时若出现血流动力学障碍,应及时电复律。同时应尽快进行药物治疗减少和预防室性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室速/室颤风暴反复发作导致的血流动力学障碍,以及反复电复律均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交感神经激活导致心电活动不稳定及室颤阈值降低,加重室速/室颤的反复发作,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在减少室速/室颤风暴的复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β受体阻滞剂与胺碘酮的联合最常用,此外还可选用利多卡因、尼非卡兰等治疗。治疗措施详见表1。

?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CPVT):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的药物治疗首选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反复发作的急性期控制可考虑静脉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应考虑足量β受体阻滞剂及ICD治疗。

三、使用方法

1.给药剂量:

静脉注射负荷剂量μg/kg,约1min(若患者心脏收缩功能不全或存在血压偏低等情况时,负荷量可减半或不给予负荷剂量)。继而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及心律失常控制情况以50~μg·kg-1·min-1维持输注。

2.给药时间及停药:

艾司洛尔主要用于心律失常急性期控制,起效快,半衰期短,方便调节。适合短期应用,随着心律失常的控制,血流动力学稳定,多数患者将转为其他长效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应逐渐减量,过渡至口服制剂或停用,不建议突然停药。减量过程中遇病情反复,需重新调整静脉或口服β受体阻滞剂剂量。

3.特殊人群用药:

(1)肝肾损伤患者:肝肾损伤患者不需要调整艾司洛尔用量。

(2)老年人:应用本品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注意监测患者心率和血压水平。

(3)儿童: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妊娠合并室上速、房速、室速时可考虑静脉应用艾司洛尔。由于严重的潜在不良反应,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4.艾司洛尔的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发生率1%的不良反应为注射时低血压,停止用药后持续低血压,无症状性低血压,症状性低血压(出汗、眩晕);恶心、嗜睡。

(2)注意事项:

?监测:艾司洛尔可快速改变心率和血压,应用时推荐持续血压、心电监测。

?低血压:低血压是艾司洛尔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了避免低血压的发生,当患者基础血压收缩压mmHg时,按推荐负荷剂量及维持剂量使用;若患者基础血压收缩压在90~mmHg之间,可不使用负荷量,直接给予维持剂量;如果在输注艾司洛尔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低血压,减量或停止输注后30min常可纠正。必要时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升高血压。

?静脉炎:

?对气道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在轻度哮喘患者中,艾司洛尔在推荐剂量耐受性良好。

?其他:

(3)禁忌证:艾司洛尔禁忌证为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源性休克、支气管哮喘或有支气管哮喘病史、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对艾司洛尔及成分过敏者。

(4)药物相互作用:

四、总结

β受体阻滞剂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基石,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兴奋,降低室颤阈值,减慢心房、心室、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等部位的传导,延长不应期。具有广谱抗心律失常作用。艾司洛尔具有起效迅速、代谢快、方便调控的特点,是心律失常急性期治疗的重要药物。应用时注意监测心率、血压和心功能,根据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状况调整维持剂量的大小,把握好适应证和禁忌证,规范合理用药。

艾司洛尔适用于以下快速性心律失常:

(1)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房颤/房扑患者急性期心室率控制。

(2)终止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及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室上速。

(3)终止特发性室速、结构性心脏病的单形性室速及预防急性期反复发作。

(4)减少和/或预防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反复发作。

(5)减少和预防不伴QT间期延长的多形性室速的反复发作。

(6)减少和预防室速/室颤风暴期的反复发作。

(7)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急性发作期。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艾司洛尔注射液抗心律失常中国专家建议》()编写〕

(本建议刊登于《中华内科杂志》年第4期。如欲全面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4.1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艾司洛尔注射液抗心律失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