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寒湿困脾证:脘腹胀闷,舌淡粘腻,头身困沉,懒动懒言,脘腹隐痛为主。
32.湿热蕴脾证:腹胀、纳呆、发热、身重、便溏不爽、苔黄腻为主。
33.食滞胃脘证:脘腹胀满、纳呆呃逆,恶心呕吐,嗳气吞酸为主。
34.十二经脉在下肢分布:内踝上八寸上从前往后为太阴厥阴少阴,内踝上八寸下为厥阴太阴少阴。
35.腧穴主治特点: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
36.近治作用:胃脘部周围的中脘、建里、梁门等经穴均能治疗胃痛。
37.远治作用:列缺治疗头痛;合谷治疗头面疾病。
38.特殊作用:内关治疗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大椎退热。
39.毫针的注意事项:①慎用:身体虚弱慎用;②特殊部位:如胸腹部应平刺,膀胱充盈用斜刺注意角度,风池风府进针角度;③禁用:小儿囟门未闭,头部禁用,孕妇合谷、三阴交禁用,溃疡肿瘤部位禁用。
40.艾灸的作用:温经散寒、扶阳固脱、消瘀散结、引热外行、防病保健。
点击免费领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VIP题库!
堂主推荐:
年乡村全科考试知识点:感冒、咳嗽
年乡村全科考试知识点:中风、不寐
年乡村全科考试知识点:问头身及耳目
年乡村全科考试知识点:问二便及经带
年乡村全科考试知识点:表里辨证
年乡村全科考试知识点:口气可知病症
分享本条文章到朋友圈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