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正言堂中医基本常识,好好珍藏
TUhjnbcbe - 2021/7/18 15:03:00

01

基本常识

中医认为:

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02

10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一、足三里

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强脾健胃;

二是促进新陈代谢,强壮肌体;

三是提高内分泌系统功能,增强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尤其对消化系统的疾病、功效更为明显。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下垂、胃痉挛、消化不良、肝炎;神经衰弱、癫痫、失眠、头痛、贫血、偏瘫、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遗尿症;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月经过多;伤风感冒;膝关节炎、下肢关节炎等疾病。

二、关元穴

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肾壮阳,补肾壮阳,调经固冲,清热利湿,此穴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主生殖,主元气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处。

三是补虚固本。此穴能增强生殖系统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诸虚百损,壮一身之气。

主治:

阳痿、早泄、遗精、月经不调、宫颈糜烂、子宫脱垂、盆腔炎、不孕症、遗尿、尿闭、尿失禁、膀胱炎、肾炎、尿道炎、阴湿疹;痢疾、疝气、脱肛、高血压、糖尿病;健忘、神经衰弱;虚脱、身体虚弱。

三、中脘穴

功能:

一是能调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滞。此穴有调胃和中、补虚益气、纳谷化湿,降逆止呕之功效。

主治:

胃痉挛、胃溃疡、胃下垂、胃胀满、消化不良、呕吐、口臭、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痢疾、阑尾炎、便秘、肝炎、胆囊炎、黄疸、高血压、心绞痛、中暑、癫痫、癔病、神经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宫脱垂、月经不调。最主要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更是治疗各种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四、内关穴

功能:

一是能理气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绞痛、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心动过缓、心律不齐;休克、昏迷、晕厥、晕车、失眠、癔病、癫痫、精神病;胃病、胃痉挛、呕吐、呃逆;膈肌痉挛、妊娠恶阻、低血压、无脉症等。对各种心脏病、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疗效较好。

五、合谷穴

功能:

一是能清热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风,通降肠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热镇痛。

主治:

感冒、咳嗽、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癫痫、精神分裂症;肠炎、痢疾、痔疮、小儿脱肛、牙痛、鼻炎、鼻出血;扁桃腺炎、结膜炎、耳聋、急性肩风湿、五指痉挛、难产、麻疹、多汗、失语症等。尤其对感冒后引起的头痛治疗效果更佳。

六、涌泉穴

功能:

一是清脑醒神,

二是安神定志,

三是清热散风。

对此穴位经常拔罐,可以导引肾经虚火及上焦浊气下行,并有疏肝明目、清喉定心之功效。可以降血压,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防止老年性手足麻木及浮肿的作用。

主治:

休克、昏迷、眩晕、中暑、健忘、头痛、三叉神经痛;癫痫、癔病、精神病、小儿惊风;脑出血、功能性瘫痪、功能性失语、面部痉挛、高血压、心绞痛、心肌炎、扁桃腺炎、咽炎、咳嗽、鼻衄、黄疸、胃痛、水肿、阳痿、腰痛、膝关节痛、胸痛、视力减退、麻疹、疝气等。

七、阳陵泉

功能:

一是通筋活络;

二是疏经利节;

三是清热利胆。

主治:

下肢及腰背部疾病,如膝关节炎、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腓神经麻痹、脉管炎、类风湿、腰痛等病。也是治疗肝胆疾病的要穴,对肝炎、胆囊炎、黄胆的治理作用也较好。同时还对高血压、癫痫、遗尿、脚气等病有治疗作用。

八、风池穴

功能:

一是清心明目;

二是清热散风;

三是通窍活络。

主治:

脑血栓、脑震荡、脑膜炎、健忘、癫痫、精神病、偏正头痛,失眠、眩晕、甲状腺机能亢进,落枕、青光眼、夜盲症、视神经炎、视网膜炎、鼻炎、咽炎、高血压、耳鸣、疟疾、耳聋等。

九、殷门穴

功能:

一是通经活络;

二是疏通筋脉。

主治:

腰痛、坐骨神经痛、腰间盘突出,下肢肌肉风湿症,瘫痪。

十、命门穴

功能:

一是补肾调经;

二是理肠固脱。

主治: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痛经、遗尿、腰痛、头痛、耳鸣、痔疮、便秘.

经络的存在对于全身器官的协调运行和平衡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作为人体内网状交织的气血运行通道,有主干和分支之别,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干线分出的至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网络称为络脉。

其中,经脉以十二经脉为主,络脉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系统的主要功能作用是:

01

联系脏腑,沟通内外

《黄帝内经。灵枢〉指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意思是说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器官组织,之所以能够保持协调统一,并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和沟通才得以实现的。经络在人体内纵横交错,通上达下,入里出表,经人体各脏腑组织联系在一起,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其传导功能上。若体表感受病邪或某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而脏腑的功能失常,也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表现。

02

运行气血,营养全身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濡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使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得到营养,关节得以通利,筋骨得以濡润。因此,《灵枢。本藏》指出“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03

抗御病邪,保卫机体

经络“行血气”而使营卫之气密布周身,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营气在内和调于五脏,濡养全身。卫气充实于络脉,络脉密布于皮部而散布于全身,当外邪侵犯机体时,卫气首先发挥其屏障作用,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如《素问。缪刺论〉所说:“夫邪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

04

经络系统的组成与分布

经济和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筋、十二经别、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等组成。

在脏腑系统中,人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主要依靠纵横全身的“交通”路线,中医称之为经络。这些“交通”路线中,主干为经脉,分支为络脉,总称为“脉”,是走行于体表的气血通路。

END

(文章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言堂中医基本常识,好好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