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池·-第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医院实习期间,有了每日一方的习俗,个人觉得方剂的积累尤为重要,最近在肖相如老先生的文章下无意发现《临证疑难杂病》一书,自觉甚是好用,于是也引入了该系列
每日一方
作者/吴一和
1.补肾调肝汤治疗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方名:补肾调肝汤。
组成:党参30g,黄芪30g,熟地30g,山萸肉20g,当归10,炒白术10g,茯神10g,柴胡6,升麻g,丹皮10g,红花10g,制香附10g,陈皮6g,杭白芍10g,山栀10g,泽泻10g,甘草10g。
功效:补肾调肝,益气止厥。
主治: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21剂为1个疗程。或配成丸剂服。
方病述略: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是由于原发性脑功能障碍,或继发性脑灌注不足,或功能减低所致,表现为一种突然暂时性完全意识丧失的脑病。其类型有五:
一为直立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由于突然采取直立体位致使大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综合征,可能伴有血容量不足,其植物神经系统并无障碍。因血容量锐减或因药物所致植物神经系统的抑制或其自体原发缺陷(神经源性晕厥)引起。
二为脑血管性晕厥,由于椎基底动脉硬化产生的暂时性缺血或者因其它循环障碍如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三是颈动脉窦高敏感性晕厥。由于心脏抑制而心动过缓及排血量减低,或血管抑制有明显低血压而无心动过缓,或混合并有上述二种,或既无上述二种而由于“大脑唤醒中枢”直接受抑制的结果。
四是反射性晕厥。仅当反射弧兴奋时心脏起搏和传导受到抑制所致。
五是迷走性晕厥。多见于神经不稳定的人,在检查操作时受到刺激,或排尿排便时发生晕厥。
此外,最为常见的一种血管抑制性晕厥,可由精神紧张、创伤、疼痛、恐惧或环境不适而诱发,主要因神经反射引起的急性广泛的小血管扩张所致,发作时常为直立性,先兆症状有面色苍白、出汗、恶心、瞳孔散大、视力模糊。
中医认为本症因情绪紧张、憝镇,或因创伤剧痛,或为年老体弱,或在突然改变体位等情况下,导致一时气机紊乱,脉络弛缓,清阳不升,脑失血养,以突然昏倒、面白肢厥、神识不清为主要表现,名之为“血(脉)厥”。余临床观察本症,尽管病因复杂,但可以“虚”与“实”二字概括之。虚为脾肾虚,实为血气逆。血气逆往往因情志变动、久久阴伤而致,一有所触,遂气机逆乱而发晕厥;脾肾虚多由肾阴不足和脾阳失运,阴阳失调,血亏精少,若体位骤变,便发晕厥。
因此,余治此症一是治虚,一是治实。治虚,补阴用六味汤补阳取补中益气汤;治实,以通瘀煎和化肝煎化裁,组成补肾调肝汤虚实兼顾。
补肾调肝汤之方中熟地、山萸肉补肝肾益精气上行入脑益髓,香附、升麻、柴胡疏肝升清气输氧供脑;参、芪、术、草益脾养元气升发温煦脑髓神经;丹皮、红花凉血活血以和血脉;归、芍滋阴养血柔润脉络;山栀清热,陈皮、泽泻行气化湿,茯神安神。全方补中寓消,调中有补,共奏补肾调肝、益气止厥之功,用于治疗屡屡发作的血管运动失调性晕厥,有很好的控制作用。
吴按:
通瘀煎方
景岳全书通瘀煎,活血顺气功效专,归尾红花山楂泽,乌青木附香字含。
化肝煎
化肝青皮芍丹栀,泽泻贝母与陈皮
六味汤和补中益气汤方略
晕厥按传统辨证思路是气厥和血厥,然通瘀煎治疗活血,化肝煎治疗气滞,六味补阴,补中补气且升提,只厥为虚而陷,治疗当补而升,其方眼在补中益气汤。
I个人WeChat:wzb
吴泽彬写得更有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