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网络
01
—
中医不建议喝牛奶吗奶,中医怎么看?
中医可以治疗身体的疾病,并不排斥喝牛奶。临床上适当的喝牛奶对于改善体质,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质,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很适合提高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只是在应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病的过程中,最好和牛奶间隔开,间隔半个小时以上,防止牛奶的某些成分影响中药的药效。牛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喝,像身体虚弱、脾胃虚弱的患者喝牛奶容易导致腹泻,这一点在应用中药的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牛奶过凉更容易加重胃肠道的反应而导致腹泻、恶心、呕吐的出现,严重影响中药的吸收,所以在临床中应该注意。
I导读:对于牛奶,一直有着可以补钙的“传说”:老人喝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小孩儿喝可以长高高,这是真的吗?对此,中医又是怎么看的呢?
作者/王蓄之
近年来关于牛奶到底适不适合成人,尤其是老年人喝,引起了不小的争论。冲突双方主要是中医和西医。西医(包括营养师)的观点,牛奶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对人体有益。而中医的观点,则是牛奶性寒,不适合长期食用。到底怎么回事呢?
自然状态下,婴儿呱呱坠地后,赖母乳为生,直至大约一岁左右。一年时间,体重大约从公斤长到10公斤,倍以上的涨幅。试想如此巨大的涨幅,人生再不会有机会出现。接下来从10公斤翻倍,长到20公斤,大约要花5年的时间;从20公斤再翻倍到0,青春期加速的缘故,大约也要6年,即12岁左右。此后,这种翻番的机会在大多数人身上,就再也看不到了。再回看,婴儿1年能有倍以上的涨幅,凭什么呀?
“阳化气,阴成形”。婴儿的身体重量的增加,显然是“形”的部分变多了。也就是说,身体里“阴”的部分变多了。问题是,这些增加的阴,可不是多穿的一件衣服,或者往口袋里多装了一个哑铃,而是实实在在长到婴儿身上,化成了婴儿的一部分。而这“化”的作用,靠的就不是阴,而是阳。换句话说,婴儿体内拥有极强大的阳气,把外界的阴精物质,化成了自身的一部分。中医说,小儿为“纯阳之体”,大体即是指此而言。
讲回到奶。能有力量滋养婴儿体内的纯阳,不让这份纯阳演变为燥烈之火,需要的自然是纯阴的精华。说到精华,人体内不过气、血、精、神。分从阴阳来看,神无形灵动,属至阳;气介乎有形与无形之间,偏于无形,主动,属阳。二者与婴儿的纯阳一路,显然不能滋养。精极浓密,属至阴,为代际传承之用,量不足以哺育。唯有血,成形,遍布,流动,滋润。所以,怀孕期间,血会着力濡养胎儿;分娩后,血会化作乳汁,继续养育婴儿。一句话,奶水是精血所化。
从这个角度看,西医观点,奶中富含各种营养物质,显然是正确的。问题并不在于,奶中的营养是否充足,而是人是否有足够的阳气,化的掉这些营养。给李世民一个皇位,可以成就一个盛世;同样的皇位交给万历帝,换来的只是日薄西山。再好的资源握在手里,没有足够的雄才大略,也只是枉然;甚至可能成为祸端,比如陈后主、宋徽宗。再多的钙吃下去,如果脾肾收摄不住,也只能借道小便,不做停留;甚至造成结石。同样的,再多的奶喝下去,如果没有足够的阳气来化,也只能在腹泻中匆匆流逝;甚至变成痰湿。
徐文兵
为什么说牛奶是给孩子喝的呢?孩子是纯阳之体,生长发育极快,而牛奶是特别阴寒的东西。纯阳之体碰上纯阴的东西,一结合正好。牛奶煮开了,它也是“凉”的,也要消耗你的阳气。
可能有人就会反驳说:“欧洲人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喝牛奶,人家的平均寿命也挺高的。”其实,美国人会得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全都跟过度喝牛奶有关。喝不来牛奶的人都被淘汰掉了。
今天分享著名中医徐文兵老师对牛奶的看法:
下面这段摘编自《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上古天真论》。这也是中医界大部分人对于牛奶的态度,大家先感受一下:
1长大成人还未断奶的,也就只有人类了
从“道法自然”的角度来看,世间没有哪个动物长大了以后还要去喝奶的,除了人之外。
为什么说牛奶是给孩子喝的呢?孩子是纯阳之体,生长发育极快,而牛奶是特别阴寒的东西。纯阳之体碰上纯阴的东西,一结合正好。
有的病人说:“我把牛奶煮热、煮开了喝,不就热了吗?”那么,你要吃冰镇辣椒,就算它是冰镇的,但它也是“热”的。同理,牛奶煮开了,它也是“凉”的,也要消耗你的阳气。
小孩子阳气非常足,一天到晚活蹦乱跳,不知疲倦,心率都在90以上,身体还特别暖和。而老年人心动过缓,阳气不足了,怎么能拿阳气不足的身体去喝那种极其阴寒的东西呢?
可能有人就会反驳说:“欧洲人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喝牛奶,人家的平均寿命也挺高的。”
其实,美国人会得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全都跟过度喝牛奶有关。喝不来牛奶的人都被淘汰掉了。
再比如说二战以后,日本人开始喝牛奶,个长高了,体质也变好了,所以日本人流行“每人一杯牛奶”。而且,他们生完孩子以后,*府还会免费补贴给他们牛奶。但是,现在日本人几乎95%的人都得了花粉症。一到春天,你到日本一看,每个人都带着口罩,全都对花粉过敏。
过敏有很多种,一种是对花粉过敏,一种是对吃的东西过敏,这都是因为你的身体受不了异体蛋白而导致的。还有一个现象:日本人因为抑郁而自杀的概率是最高的,这也跟他们吃的东西性质有关。阴寒的东西化不了,最后集结成一种负面的能量积聚到内心,然后,他就感觉活着没意思,就会想寻死。
所以,牛奶大家可以拿它去泡澡,但是千万不要每天把它当水喝。因为你喝进去却消化不了,就会致病。
2奶是血的一部分,是阴寒的东西
有网友在网上留言给我说:孙思邈不是说牛乳有营养,要提倡大家喝牛乳的吗?大家想一想,那个年代能喝上牛奶的都是一些什么人?大富大贵的人。那时候,穷人或是平常不喝奶的人,都是生病的时候喝点牛奶当药用,因为牛奶有滋补的功效。
有一个五汁饮就是一个治病滋补的方子。人在大病一场后会失去很多体液。然后,我们就配上五种材料,比如甘蔗汁、牛奶、荸荠汁等这些能够很好的被人体吸收的液体来喝,这也能起到治病的效果。
所以,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牛奶一定是临时或是暂时拿来当药喝的,绝对不能每天当水喝。牛奶喝多了,得病的人真不在少数。如果非要喝牛奶,那就加些中药进去。
很多人对牛奶过敏。心理医学说“乳糖不耐受”,意思是说,牛奶喝多了,会出现肚子胀、打嗝、放屁、拉肚子等症状。怎么办呢?我们就把牛奶的阴寒给“化”一下。比如说,在牛奶里面加一点热性的中药,你可以加点干姜,加些肉桂、荜菝(一种热性的药),或是桂皮。
在牛奶中加入姜、肉桂能“化”一下牛奶的阴寒。广东名小吃“姜撞奶”是姜与牛奶碰撞出的美食,也符合中医的理念。
另外,奶是血的一部分,是阴寒的东西。很多人在吃火锅的时候都上过鸭血,还吃过血豆腐。如果大家观察仔细的话,会发现吃完这些东西后拉的屎是黑色的。伤风的病人最怕吃毛血旺。为什么呢?因为血制品都是“阴寒”的东西,消化它的时候,人体要消耗很多的阳气和能量。
所以,对于牛奶、毛血旺或者是血豆腐之类的食物,大家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尽量不要贪吃,否则,受伤害的是你的身体。
——摘自徐文兵《黄帝内经家用说明书:上古天真论》
牛奶一切好处的前提都是——化得开……
既然牛奶是“阴寒”的,那么问题来啦——
1、那为什么喝完牛奶后舌苔反而变黄了呢?应该是清热才对啊,黄不就是体内又热了吗?
2、为什么我每次喝完牛奶就口臭~~~而且我发现很多人都有“牛奶口臭”,早上上班时,看到谁喝牛奶,开会时就有必要躲着坐。。
、还有那些要么吐、要么拉、要么便秘的“乳糖不耐症”,到底是为啥呢?
清热的食物多数都带有苦味,牛奶味甘微寒,滋补的意味更重,比如人参也是味甘微寒,但你不能说它清热吧,相反很多人吃人参是有“上火”反应。
因为滋补的东西一旦补过量,身体消耗不掉,就会变成火、变成痰湿、垃圾发出来,人参主补五脏之气,气有余便是火,虽然它本性微寒,但吃过量补多了一样会变成“火”。
牛奶也是这样,牛奶这种阴寒的食物,喝下去要消耗大量的阳气来把它化开。小孩子是纯阳之体,所以比较能化。游牧民族则是因为能喝酒,也把它化的开。而我们农耕民族的小脾胃,就比较悲催了~~一旦化不开就会有各种淤热、阴寒或混乱表现!
我有一同学,一喝牛奶就脸色赤红,手脚发烫,还容易呕吐,看舌象感觉是外热内寒,我建议他加点肉桂煮着喝,帮着化一化。有效…不吐了…但是化进去多少不能保证…
古人认为牛奶有“养血脉,润五脏”的功效,能让虚弱的人强健起来。
《滇南本草》说牛奶:“补虚弱,止渴,养心血,治反胃而利大肠”。
《本草纲目》说牛奶:“治反胃热哕,补益劳损,润大肠”。
但要知道这一切好处的前提都是——化得开……
知道了这一点,起码疼爱家人的时候就能不冒险。比如若家里有癌症患者,就最好不要给他们经常喝牛奶。
癌症患者一般阴阳两虚,这种状态下食用牛奶很容易造成肠胃负担,不仅补不进去化不开,还可能增加脏腑经络的淤堵,从而加重病情。
连着吐槽牛奶,其实并不是说它们多么多么糟糕,吃不得了。
在我看来,它们都是食物,和梨子偏凉、荔枝偏热……等等任何一种食物一样,也有着小小的偏性。
只不过如今我们对它的认知、和食用习惯,让它在某些方面的功能过于夸大,从而忽略了这“偏性”对人体的不利影响。
那么,我就从食物性味上来提个醒,方便大家以后吃起来心里有个底,好趋利避害,无往不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