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大手术前,一排排的药物准备,常常令麻醉医师头痛不已。别说新入门的麻醉小白,即使是久经沙场的麻醉老手也会纠结该用哪一种药。
本期,我们从《心胸麻醉学》一书中找出心胸麻醉中有关β肾上腺受体阻断药的部分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β肾上腺受体阻断药的作用机制:
这类药物与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并联合拮抗作用,发挥的典型心血管效应(见下图):
下面,我们再谈谈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优点:
1.减低MvO2、HR及心肌收缩力。
2.延长舒张期时长,血流及氧主要在舒张期被运至左心室。
3.用于与硝酸甘油协同治疗心肌缺血;拮抗硝酸甘油、硝普钠或其他血管扩张药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及收缩力增强。
4.抗心律失常作用,特别是房性心律失常。
5.降低LV射血速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有利)。
6.抗高血压,但不作为原发性高血压一线用药。
7.减少动态心室流出道狭窄(如法洛四联症、肥厚性心肌病)。
8.此类药物可降低慢性心绞痛、CHF、高血压及心肌梗死后死亡率。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的缺点不可忽视:
1.可能出现严重心动过缓。
2.诱发心传导阻滞(一度、二度或三度),特别是本来就存在心肌传导异常时的情况下,或者当IV类β受体阻断药与某些IV型钙通道阻滞药合用时。
3.气道敏感的患者易被诱发气管痉挛。
4.低射血分数的患者初始即接受大剂量治疗时易引发充血性心力衰竭。这是因为收缩期室壁张力提高造成的LVEDP升高可能引发了心肌缺血。
5.低血糖的症状(出汗除外)易被糖尿病掩盖。
6.由于β2的扩血管作用SVR可能会升高。使用时,需注意患者是否患有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或未经α受体阻滞药治疗的嗜铬细胞瘤。
7.罕见的敏感患者有发生冠状动脉痉挛的风险。
8.围术期的突然停药会导致高动力性循环和心肌缺血。
那么,β受体阻断药的突出特点有哪些呢?
1.选择性:
选择性β受体阻断药对β1受体的效能远强于β2受体。与非选择性药物相比,它们更少造成支气管痉挛及SVR升高。不过,β1选择性具有剂量依赖性(更高剂量下药物选择性失效)。另外,哮喘患者接受β受体阻断药治疗时需谨慎。
2.内源性拟交感活性(ISA):
这类药物表现出“部分激动药”活性,因此,具有ISA的药物同时表现出β受体阻断(阻止儿茶酚胺与受体结合)和轻微的受体激活两个相反的特点。接受具ISA的药物与非ISA药物治疗相比,患者会表现为更强的HR和CO静息作用(表现为运动也不使其改变),但是SVR亦较为更低。
3.作用时长:
一般来说,长时效的β受体阻断药通过肾脏排出,而药效为4~6h的药物经肝脏消除。艾司洛尔这种超短效(血浆半衰期9min)β受体阻断药通过血液内的一种红细胞酯酶消除。当艾司洛尔的输注突然停止后(不建议这么做),大部分药物作用会在5min内清除。艾司洛尔的作用时间,不会因为血浆假胆碱酯酶被二乙氧膦酰硫胆碱或毒扁豆碱抑制而有所改变。
临床使用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