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这些年,我碰到过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TUhjnbcbe - 2021/3/15 13:01:00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很常见的临床情况,其主要由于窦房结、房室结的冲动形成和传导障碍导致,基础病因包括神经介导、电解质异常、感染、中毒以及心肌缺血等,临床可无任何症状,也可直接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在任职心内科住院总医师期间,被“心动过缓”的会诊骚扰得“磨穿了好几双鞋底”,为了祭奠为此牺牲的鞋子和付出的辛苦,今天来总结下那些我们临床上碰到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一、缓慢性心律失常分类

缓慢性心律失常由一系列心脏传导异常和一系列的基础病因导致,总结起来其原因不外乎心脏冲动形成异常或传导异常,对照心脏传导系统解剖图(图1),可以看出窦房结至心房、心房至心室是正常激动下传的两个“关卡”,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也多发生于此,即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室传导障碍。

图1:心脏传导系统示意图,缓慢性心律失常多由于冲动形成或传导障碍导致

(1)窦房结功能障碍窦房结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窦缓、窦停、快慢综合征和变时功能不良: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心电图表现为窦性心律,但心室率60次/分,P波清晰可见,为窦性P波,位于QRS之前,PR间期正常,在-ms之间(图2)。

图2:窦性心动过缓,可见PR间期固定,PR间期在-ms内,心室率约36次/分

窦性停搏

窦性停搏可理解为窦房结突然冲动形成或传出障碍,导致心电图上出现一段时间P波缺失(图3),直到恢复正常的心脏节律。窦性停搏需和窦房传导阻滞鉴别,通常对于二度II型窦房传导阻滞来说,停搏前后的PP间期为基础PP间期的整数倍,对于二度I型窦房传导阻滞,PP间期逐渐缩短,直至一个P波脱漏,脱漏前后的长PP间期小于短PP间期的2倍。

而对于窦停来说,由于停搏时间是随机的,无上述规律,且停搏时间和基础PP间期常不具有整数倍的关系。

图3:窦性停搏,可见箭头之后出现长时间没有电活动

快慢综合征

对于快慢综合征,在发作室上速(多为房颤)时,快速的异位心律对窦房结产生过度抑制,使其需要很长的时间从这种抑制当中恢复过来,从而表现为严重的窦缓和窦停(图4)。

图4: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终止后,出现长时间窦性停搏

变时功能不良

变时功能不良也是窦房结功能障碍的一种形式,正常窦房结在活动量增加时,可相应地调节心室率,随着运动量增加而增加,而当存在变时功能不良时,窦房结不能随着运动量的增加而相应地升高心率,但从一份心电图上很难诊断变时功能不良,常需借助Holter及运动试验等。

(2)房室传导障碍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无症状,多数患者于体检时发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均匀固定延长,PR间期ms,所有P波均可传导至心室,没有P波脱漏,因而称其为“房室传导延迟”比房室传导阻滞更为确切(图5)。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阻滞部位即可在房室结,也可在希氏束或双侧束支,因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也没有既往认为的那么预后良好,一度房室传导阻滞也有进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一度房室传导者房颤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且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普通人群相比远期死亡率增高。

图5: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明显延长,从上而下P波分别位于T波后,和T波部分融合及和T波完全融合。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指部分P波不能下传心室者,又可分为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及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

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有一种特殊类型,P波交替下传心室者,称为2:1阻滞。连续2个以上P波不能下传心室者,称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不固定,存在PR间期逐渐延长,然后出现P波不能传导至心室,QRS波脱漏的规律,又称为文氏现象(图6);II型PR间期固定,表现为P波突然不能传导至心室,而脱漏QRS波前后的PR间期均是恒定不变的(图7)。

二度I型阻滞部位常在房室结,因房室结具有递减传导性质,存在相对不应期,因而其PR间期可呈现为逐渐延长,再延长,之后QRS波脱漏的现象;而二度II型阻滞部位在希氏束,其传导具有全或无的特点,即只有能传导和不能传导两个选项,所以不会出现PR间期的逐渐延长这种变化。II型者阻滞部位更低,进展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更大,远期预后也更差。

图6: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可见PR间期逐渐延长,然后出现QRS波脱漏,称为文氏现象图7: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固定,QRS波突然脱漏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指所有P波均不能下传心室者,此时房室分离,P波和QRS波之前没有任何传导和被传导的关系。

PR间期不固定,但PP间期和RR间期常常是固定的(图8)。诊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注意,心房率需快于心室率,否认存在快速心室激动沿房室结逆传,干扰P波下传心室,造成房室分离,呈现“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能。

图8:三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无任何规律,P和QRS波分离,但PP间期和RR间期固定。

二、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其病因也多种多样,识别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病因具有重要性,因其治疗和预后不但取决于心律失常的种类,也取决于其潜在的病因。

(1)缺血病因: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有不少的患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轻者表现为窦缓,严重者表现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以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中多见,多和右冠状动脉闭塞相关。在一项例右冠状动脉闭塞导致的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中,近31%的患者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

(2)神经介导性:

疼痛、紧张、久站或排便等可导致迷走神经过度激活,因而心动过缓,严重者可同时合并低血压导致晕厥,称为血管迷走性晕厥。颈动脉窦高敏综合征患者,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对转头或颈动脉窦直接按压过度敏感,可出现窦缓、窦停甚至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合并晕厥。

大量研究报道了腹部创伤,导致腹腔内出血及腹膜后出血的患者,可直接或间接激活迷走神经,导致心动过缓,因而对于腹部创伤伴低血压,同时合并心动过缓的病人,需警惕腹腔内出血的可能。

脑梗、脑出血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导致颅内压增高,增高的颅内压激活交感神经,后导致副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引起包括窦缓、窦停及各型房室传导阻滞在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3)代谢、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减低可导致心动过缓,窦缓和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常见,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不常见。高钾血症,尤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常见,也容易合并窦缓、窦停等缓慢性心律失常,且对常规的阿托品等治疗反应不佳,部分患者需要透析治疗。严重的低体温也可表现为心动过缓,此时除缓慢性心律失常外,也可见到特征性的Osborn波(图9)。

图9:箭头指示低体温导致的明显的Osborn波

(4)感染性疾病:

多种细菌、病毒、寄生虫的感染可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这些病原体从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系及皮肤等门户侵入人体后,对心脏具有一定的“定向侵蚀”特性,从而导致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在内的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这类的感染包括Chagas病、Lyme病和梅毒等。

(5)药物过量或中毒:

药物过量或中毒,也可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衰患者,长期服用地高辛,引起治疗窗窄,合并地高辛中毒时,可变现为房室传导阻滞;房颤患者长期服用倍他乐克控制心室率,部分患者心室率控制过于严格,导致美托洛尔过量,可出现长时间停搏;部分自杀倾向患者服用有机磷农药自杀,心电图也可出现包括窦缓、窦停、房室传导阻滞在内的各种各样的缓慢性心律失常。

三、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辅助检查

心电图是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首要和主要辅助检查,可确诊大多数缓慢性心律失常,对于发作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可于症状发作时复查心电图,可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

可疑有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者,因其无创性和便捷性,超声心动图为首选,部分可疑心肌存在病变,或需更为精确评估射血分数者,可行心脏MRI检查。

实验室检查也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是为了明确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而是评估其潜在病因,如:

?腹腔内出血患者,完善血常规和生化,可发现Hb下降和BUN升高;

?高钾血症患者,血电解质可提示血钾水平明显升高;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可伴有T3、T4、TSH等水平异常;

?可疑药物中毒患者,可测定相应药物的血药浓度;

?可疑感染性疾病导致心动过缓患者,可完善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怀疑缺血性原因者,动态监测CK-MB和TNI可有助于判断有无心肌梗死的诊断,必要时可行冠脉造影检查,评估冠脉血管情况。四、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图10:缓慢性心律失常急性期处理流程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可分为急性期的治疗和慢性期的治疗,急性期的治疗为针对缓慢性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而慢性期治疗为针对潜在病因的治疗。

缓慢性心律失常急性期处理流程见图10,在确诊缓慢性心律失常后,首先需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给予吸氧、心电监测、留置静脉通路等基本处理,然后评估患者有无持续性低血压、意识状态改变、休克、持续胸痛不缓解、急性左心衰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征象,如没有上述征象,监测和观察即可,对于窦缓、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等,可转为长期随访。

对于合并上述征象之一者,且考虑和缓慢性心律失常相关,进入后续流程,首先应用阿托品提高心率,阿托品每次0.5mg,3-5分钟可重复1次,最大累积量3mg;阿托品无效者,可考虑经皮起搏或多巴胺及异丙肾上腺素静点,如仍无效,考虑经静脉起搏器治疗。

在急性期处理患者稳定后,进一步需评估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基础病因,如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考虑PCI治疗;如为腹腔内出血,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如为脑出血,神经外科专科治疗;如为高钾血症,必要时血液透析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预后,除了和急性期心律失常本身的处理相关,更和潜在病因的后续处理相关。

来源:医学界心血管频道排版:Amilia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些年,我碰到过的缓慢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