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单导联心电监测手机端界面(来源:微创?心通)
心律失常(cardiacarrhythmia)是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紊乱而发生的心脏节律、频率或激动顺序异常。主要表现为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和心脏停搏,心室停搏或颤动是心脏骤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根据心率快慢可分为缓慢性心律失常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停搏、窦性心动过缓、窦房传导阻滞。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房性早搏、室上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房颤、房扑、室颤。临床表现取决于节律和频率异常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轻者出现心慌、心悸和运动耐量降低,重者可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心脏骤停可引起眩晕或心脏性猝死。
治疗原则在于消除病因或诱因的基础上恢复心脏节律或控制心室率,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电复律、心脏起搏和导管射频消融是心律失常的主要治疗方法。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首选)1.抗缓慢性心律失常药物:M胆碱受体阻滞剂、β肾上腺素受体兴奋剂等。2.抗快速性心律失常药物:INa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Ik阻滞剂、ICa阻滞剂等。抗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补充)1.心脏电复律:经心外膜电复律(开胸)、经心内膜电复律(ICD)、胸壁心脏电复律(AED)。2.导管射频消融:(下文详解)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catheterablation,RFCA)是利用导管进行心腔电生理检查和心内膜标测以明确心动过速的机制及部位或病灶,然后通过导管对该部位(靶点)发放射频电流,使直接与裸露电极接触的心肌组织因电流热效应脱水、干涸,甚至凝固、碳化,从而阻断心动过速维持的必须环节或直接消除产生心动过速的病灶,达到治愈心动过速的目的。适用于药物难治性或不愿服用药物治疗的心动过速患者。
射频消融术示意(来源:网络)1.适应证:1)预计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2)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典型心房扑动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反复发作者;3)非典型心房扑发作频繁、心室率不易控制者;4)非瓣膜病心房颤动药物治疗无效者。2.并发症:1)血管损伤:股动(静)脉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动脉夹层、动静脉瘘和假性动脉瘤,锁骨下静脉穿刺可引起血气胸和纵膈血肿;2)心脏损伤:导管穿破心房、冠状静脉窦引起心脏压塞,逆股动脉插管损伤主动脉瓣引起关闭不全;3)内脏传导系统损伤: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径消融和间隔旁路消融引起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死亡:射频消融引起死亡的发生率约0.1%,导致死亡的原因有心脏压塞、肺栓塞、损伤左冠状动脉主干、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房颤动等。3.疗效: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较好,国内注册资料显示手术成功率为96.6%,复发率和并发症分别为2.8%和0.9%。3D模拟(来源:网络)综上,射频消融适用于药物难治性或不愿服用药物治疗的心动过速患者;目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最有效的方法。
但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则很是棘手。
药物治疗多适用于急救;起搏器治疗多用于心脏性猝死的预防。对于病情相对平稳的缓解期患者,多建议“继续观察,如有不适,立即就医”的密切随访处理。其中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患者,则选择传统医学治疗和控制。
参考文献[1]王吉耀.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林果为,王吉耀.实用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3]朱文青,陈庆兴.《ESC/EACTS心房颤动诊断与管理指南》更新解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v.36;No.(11):6-8.姚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