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可以遇到一些心律失常的朋友,主诉心悸、心慌很严重,但是检查常规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仅发现偶发室性早搏或窦性心律失常,并没有心脏的器质性改变,客观检查的结果与主诉不相符,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是否存在“身心”疾病,即过分敏感、紧张、焦虑与心理障碍,进一步追问病史,就会发现这部分患者除了心悸、早跳感外,还同时伴有心烦易怒、胸闷、善叹息、乏力,怕到人多拥挤的地方,也常常伴有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等多种不适,服用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早搏减少了,但是症状依然如故。
还有一些朋友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或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置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在置入初期,心悸、头昏、乏力等症状改善较明显,但是后期常感觉心前区跳动,刺痛,不敢活动,担心起搏器移位或导线脱出,连睡觉时都担心因睡姿不对影响到起搏器,久而久之出现焦虑紧张,郁闷等症状。
随着心电生理,心律失常理论的深入研究,起搏器技术的进步,预防猝死,安装ICD的患者逐渐增多,因为害怕发生致命性的心律失常,这部分患者平素都特别紧张,受不得一点惊吓,而ICD存在异常放电现象,频繁的刺激造成患者恐惧,焦虑,紧张,失眠等心理障碍。
还有处于更年期的妇女,本身由于激素水平的下降,而出现心烦,易生气,潮热,汗出等症,如果再合并心律失常,心悸、心慌、胸闷等症状会加重,严重者出现焦虑,抑郁等神经紊乱现象。
为什么心律失常容易出现焦虑等心理障碍?
首先看看祖国医学是怎么认识心律失常的。中医把心律失常称为“心悸”,“怔忡”,“胸痹”,认为这三种病症多为外邪侵袭,耗气伤阴,气血两虚,阴阳失调所致。《黄帝内经》描述心律失常的感觉,形象的比喻为“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就像人做了坏事,心中忐忑不安,害怕随时被人发现而心跳不止;或描述为“心如悬若饥状”,就像心悬在半空中降不下来,或腹中空落落,饥饿难耐,更严重者则表现为“心中澹澹大动”,就好像心中波浪翻滚,潮起潮落。中医认为发生这些现象是由心脏的功能所决定的,心为君主之官,心主神明,心藏神,心主血脉,同时又主情志,用现在的观点解释就是心脏不但是一个循环器官,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还参与神经系统的调节。心不安则神不明,就会引起惊悸怔忡。中医还认为心与它脏相联系,五脏六腑功能失常皆可诱发心悸心慌。
除了心悸外心理障碍患者还有那些临床表现?
(1)心理因素:患者总是担心,紧张和害怕,尽管没有可以担心的事情,但是患者不能自主,小心敏感,特别是独处时多思多虑,不能自控,有时烦躁不安,常感疲乏,多梦易醒,醒后恐惧,噩梦频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对声音嘈杂的环境过敏,静坐不能,汗多,震颤或发抖。
(2)躯体症状:咽喉不适,异物感,恶心,上腹不适,胀气,肠鸣,腹泻,胸部刺痛,胸闷如窒,尿频尿急,阳痿,性欲减弱,月经不调,头晕,颈部不适等。
(3)运动与肌紧张:全身肌肉紧张,灵活性下降,在头颈部表现为头痛头晕,主要在顶,枕部,与颈椎病症状相似;在腰背部表现为腰酸,下肢麻木,夜间明显,甚至影响睡眠;可有双手震颤,精神紧张时更加明显。
治疗:
首先要弄清楚心律失常的原因,有无基础性心脏病,发病的缓急,患者对早搏的耐受程度,有无影响到血压、心率、血液循环等,综合判断,做出合理的治疗选择。
不管何种心律失常,消除诱发因素,治疗心脏基础疾病是第一法则。
中医治疗心律失常讲究阴阳平衡,注重整体与局部的调整,不但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还注重患者的阴阳转换,精神情志,饮食,睡眠等多方面的调理,标本兼治。中成药通过循证医学和临床验证,治疗心律失常安全可靠,副反应少。在纠正心律失常的同时,还可以改善睡眠,缓解紧张,焦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对神经内分泌紊乱,心理障碍患者更合适。
所以对一个心律失常患者,应详细问诊,包括情绪、饮食、起居等,仔细甄别是否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对于功能性早搏,无需特殊治疗的患者,首先让患者了解早搏的知识,针对性的回答患者所提出的各种问题,给以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后会变得更加敏感抑郁,需要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缓解患者的不适。同时认识到心律失常是在不断变化的,良性心律失常也可能演变成恶性心律失常,而焦虑抑郁又会加重心律失常的发作,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所以准确识别,早期干预,及时缓解心律失常患者的焦虑抑郁,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控制早搏也十分有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