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秋冬季ldquo心血管疾病rdqu
TUhjnbcbe - 2021/2/25 12:24:00

古语有云,“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心血管疾病也进入高发期,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

秋冬季节气候日趋寒冷,阳气归于收敛,万物归于闭藏。寒流侵袭人体引起的血管收缩、痉挛、血粘度增高,令这一时节成为一年一度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如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高血压病

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高血压可使心脏负荷加重,易发生左心室肥大,进一步导致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血栓,引发心肌梗死或脑梗死。

秋冬季节气候剧变,血管收缩,使血压更易升高,且波动明显。因此,对于秋冬季节的高血压患者而言,维持血压平稳、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危险是关键。

血液粘稠

现代生活节奏紧张,家庭、事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摄入太多食物脂肪、缺少必要的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急剧下降,摄入体内的负离子也就不足,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脑梗、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等。

心律失常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过早搏动、心房颤动或扑动、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等。诱因和原发疾病是引起心律失常的关键所在,而秋冬季节寒冷气候亦是不容忽视的诱因之一。

根据患者原发疾病的不同,心律失常的防治亦有所侧重。对于功能性患者主要在于去除诱因和心理治疗,通过日常生活调摄,努力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培养乐观情绪,劳逸结合,戒除容易诱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如酗酒、吸烟,以及喝浓茶、咖啡等。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则以治疗原发病为先,对于心律失常比较严重、症状明显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此外,基于中医辨证论治的中药口服治疗、穴位敷贴等特色中医疗法对心律失常的防治有着一定优势,对症状缓解有一定的疗效。

心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1.注意保暖尤其护好颈部、手脚、肚脐及关节处等,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最好室内能保持18-25℃,室内常通风。因为天气寒冷,血管容易收缩、痉挛,供血不足,则引发心脑问题。2.晨练不宜过早,适度锻炼很多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患者,开始注重运动,一年四季不落下。但是,在秋冬季建议这类人群减少在早上锻炼,或者在上午10点半以后再锻炼,且以室内运动为主。因为早上气温较低,是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发因素之一。3.饮食要合理秋冬季不可盲目进补,饮食尽量清淡、限制盐及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因为血脂高,血栓形成的风险也高。另外,饮食不可过饱。4.适量饮水,主动喝水心脑血管病患者,每天适量饮水是很有必要的,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到那时身体已经很缺水了。平时注意主动饮水,晚上睡前适度喝水,早晨起床再喝一大杯水,补充睡眠中丢失的水量。每天至少保证毫升的饮水量。5.调整好心态,不过度劳累原本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针对性地进行预防,防胜于治。

1
查看完整版本: 秋冬季ldquo心血管疾病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