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一个支点,可以解决身体大部分疾患
TUhjnbcbe - 2021/2/21 17:39:00

病从口出,痛由心生,症自脊来!脊柱对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生命中具有支柱性的作用。据统计,60%-80%的颈、腰、腿疼痛疾病与脊柱障碍有关;脑、胸、腹盆腔脏器及全身系统之少有种疾病与脊柱障碍或关节应力失衡所产生的微小移位有关。传统医学认为,脊柱是人体督脉必经之地,经常激发疏通,有意气息运动,血脉流畅可滋养全身器官。是人体的中心轴,运动脊柱能产很强的生物钟电能,给脏腑和脑部以至全身输送补充能量。而且对病毒的侵袭有很强的免疫力。可以说“脊柱乃健康之基,亦是万病之源”。

神经系统网络的原发点在脊椎开始。脊椎是由七个颈椎体,十二个胸椎体,五个腰椎体及一块大荐椎骨体组成,神经即从由脊髓通过椎体间的空隙走出来,一旦脊椎体发生移位,或产生压迫或甚至周围肌肉,韧带组织紧张,都会直接影响通过的神经,间接引起神经供应的末端器官,肌肉或分泌腺体。

所以,脊椎不稳、错位或脊柱旁软组织损伤等,均可通过脊神经或交感神经而引起相关部位及脏器的病症。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症状与脊柱节段的支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脊神经(包括交感神经)支配的区域来进行脊柱节段的定位。

脊柱节段所支配器官及相关症状一览表

医学简称,C代表颈椎,T代表胸椎,L代表腰椎,S代表骶骨

神经控制部位及脏器神经被压迫或受累之后果C1头、脸、眼、耳、鼻、咽喉、舌下腺、颌下腺、交感神经高血压、头痛、偏头痛、神经痛、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倦怠、眼冒金星、眼花、视力下降、面瘫、发烧。C2头、眼、耳、鼻、喉、声带、舌、舌下腺、颌下腺眼疾、斜视、近视、眼花、耳聋、鼻窦炎、失声、谵语、烦躁、头昏、胸闷、排尿异常、窦性心动过速、扁桃腺炎、腮腺炎。C3咽、肩、心脏、肺、横膈、交感神经慢性咽喉炎、肩酸痛或僵、神经炎、神经痛、湿疹、痘疹、粉刺、高血压、咳嗽、呼吸困难、视物不清、胸闷、牙痛、甲亢、窦性心动过速C4头部肌肉、臂、咽、甲状腺、气管、食管、横膈膜、血管运动神经头部肌肉痛、肩酸痛、臂无力、咽喉肿痛、粘膜炎、鼻塞、牙痛、弱视、失聪、三叉神经痛、呃逆、心动过缓。C5咽、喉、甲状腺、心脏、气管、食管、横膈膜、肘咽喉炎、扁桃体炎、喉痛、音哑、气管炎、哮喘、口臭、食道不通、火气大、肘痛。C6颈部肌肉、肩、食管、气管、肺、心脏、甲状腺颈部僵硬、五十肩、肩痛、上臂痛、手指麻木、低血压、心动过缓、扁桃体炎、气管炎、百日咳、甲状腺炎(癌)。C7甲状腺、食管、气管、肺、心脏、肱肌伤风、甲状腺炎、阑尾炎、喉梗塞、吞咽困难、贫血、低血压、心房纤颤、肩部僵硬指痛、肱肌酸痛。C8眼、气管、支气管、肺、心脏指尖气管炎、食道不畅、口吃、斜颈、上肢肌肉酸痛、尺骨、无名指痛小指痛、灰指甲T1眼、耳、支气管、肺、心脏气喘、咳嗽、气短、呼吸困难、心脏病、肩膀僵硬、手软无力T2支气管、食道、心脏、肋间神经、胸膜、血管运动神经咳嗽气滞、食道炎、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炎、心瓣膜炎、胸闷、胸痛、心脏病、肩臂手痛、手麻木T3支气管、肺、心脏、肝脏、胸膜、横膈膜、肋间神经支气管炎、肺炎、肺结核、胸膜炎、血管或器官堵塞、感冒、不安感、手软无力、腋下痛、心脏病T4肺、支气管、胆囊、心脏、胸膜、肋间神经气喘、肺炎、黄疸、癣、背部僵硬、胸膜炎、胸痛、乳房痛(乳腺炎)、气喘、肋痛、疱疹T5肝、胆、脾、胃、胸膜、横膈膜、肋间神经肝炎(癌)、胆囊炎、脾肿大、胃(贲门)炎、易倦、胸部疼痛、贫血、低血压、血液循环不良、背部僵硬、关节炎T6肝、胆、脾、胃、十二指肠、胸膜、血液胃(胃体)炎、胃痛、胃灼热感、呕吐、消化不良、口内火气大、十二指肠溃疡、Ⅱ型糖尿病、背痛、胸部疼痛T7肝、胆、胃、十二指肠、胰、肋间神经、腹膜胃(幽门)炎、胃痛、胃溃疡、胃下垂、消化不良、口臭、十二指肠溃疡、Ⅱ型糖尿病T8脾、胃、胰、胆管、胆、肾上腺小肠、腹膜、肋间神经肝病、呕逆、胸闷、糖尿病小肠炎、尿频、抵抗力弱T9胰腺、肾上腺小肠、血管运动神经过敏症、疱疹、荨麻疹、水痘、喉干、肾上腺炎小肠炎、手脚冰凉T10肋间神经、腹膜、横膈膜、胰、脾、肾、胆、输尿管肾炎、肾亏、易倦、血管硬化、阑尾炎、风湿病、神经性皮炎T11腹膜、横膈膜、胰、肾脏、膀胱、输尿管、大小肠肾炎、大肠炎、性功能低下、皮肤病、湿疹、痔疮、尿血、脸、手脚肿胀、消化不良T12腹膜、横膈膜、肾、膀胱、输卵管、尿道、大小肠风湿痛、假性甲状腺症、膀胱炎、不孕症、肾炎、尿频小便不出、气胀、头部肿胀、食欲不振L1卵巢、子宫、膀胱、输尿管、阴茎、大小肠脱垂结肠炎、便秘、疟疾、腹泻、下腹部疼痛、输尿管炎、血尿、疝气、腰痛、腰软无力L2子宫、卵巢、输卵管、阴茎、输精管、盲肠卵巢炎、输卵管阻塞、腹痛、阑尾炎、便秘、痉挛痛、呼吸困难、皮炎、静脉曲张小肠脱垂、腰痛L3膀胱、子宫、卵巢、输卵管、膝、前列腺、阴茎、输精管膀胱炎月经不调、流产、膝痛无力、腰两侧痛、腹痛L4坐骨神经、下腰、膀胱、子宫、前列腺、乙状结肠、直肠坐骨神经痛、腰痛、腿痛、脚痛、膀胱炎、排尿痛月经不调、痔疮、腹泻、腹胀、便秘L5子宫、膀胱、前列腺、精囊、乙状结肠、直肠、足坐骨神经痛、痔疮、膀胱炎、腿脚部血液循环不良、腿麻、脚趾麻无力、踝关节痛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S1子宫颈、阴道、阴茎勃起、射精、直肠、肛门、膀胱、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炎、脊柱变形弯曲、痛经、排尿异常、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S2子宫颈、阴道、阴茎勃起、射精、直肠、肛门、膀胱胃病、疥癣、痔疮、植物神经功能紊乱S3~5子宫颈、阴道、阴茎勃起、射精、直肠、肛门、膀胱骶髂关节炎、脊柱变形弯曲、痛经、排尿异常、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胃病、疥癣、痔疮、植物神经功能紊乱C0直肠、尾椎、肛门肛门炎、尾骨痛、直肠炎、痔疮、肛门瘙痒症。骶髂关节右侧移位:副交感神经紧张(如肝、胆、胃肠功能低下,消瘦、腹泻、妇科疾患等)左侧移位:交感神经紧张(如心、肺功能低下,肥胖、低秘、易患感冒等)双侧移位:偏食,体重变化,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

脊诊的精要:

颈椎:颈三,肩四,肘五,腕六,手七,

头上症状一、二找。

腰椎:膝关节上下楼疼可在腰二、三;

腰疼找三、四;

腿的外侧疼痛找四、五;

腿的后侧疼痛找腰五和骶一;

休息后加重,活动后减轻找椎间盘;

休息后减轻,活动后加重找椎管狭窄;

大小便异常、髋关节障碍、大腿内侧受限找骶髂。

脊柱病变的诊断方法:

1、望耳垂诊断头颈疾病:从前后都能看出两边的耳垂不在一水平线上的人,一定有颈椎病,偏离的越大,则疾病越严重。左耳垂高,右耳垂低为右侧颈椎出现问题;颈椎病主要看有否头晕;3~5年后有白头发,掉头发等症状;脊髓型主要症状有下楼梯有踩棉花的感觉·走路不稳。要动手法复位,平时练墙功。同样右高左低则左颈椎病。

2、望双肩是否等高,可诊断胸椎将出现问题会引起的疾病。正常讲,双肩不等高,内脏肯定有问题;右肩低,左肩高者,一般有肝胆病,其它可参见脊椎病的对应表。

3、看髋骨高低即知骨盆或腰骶有无毛病。凡骨盆有毛病者,下蹲时必前后左右歪斜不能平稳或蹲到一半既跌倒在地。据我观察,有妇科病的女人80%都有骨盆移位的存在,轻则感觉身体特别怕冷,重则可引起妇科恶症或轻易流产。骶椎是男女椎病非常重要的。

4、从面部一样可以看出骨盆是否移位。脸部左右两侧大小不平衡,眼睛一大一小,眼皮一双一单,眼脸一个肿一个不肿,两个鼻孔不在同一个水平上。

5、俯卧时,右臀部隆起,右腿比左腿短则为右骨盆移位或偏歪。胃在第三颈椎·胸椎七·八有反应点。

6、俯卧时叫病人两腿自然交叠,左腿很自然地放在右腿上,左脚趾离床近,右脚趾离床远为右骨盆移位。骨盆或骶椎移位或偏歪则绝大部分的人都有腰骶部酸麻,腰疼的感觉。肩头骨不在一水平上,胸椎肯定有问题。

7、腰3~4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腰4或腰5神经根。

②疼痛部位。腰背部、骶髂部、大腿外侧及小腿前侧。

③压痛点。腰3、腰4棘间及棘旁。

④麻木部位。小腿前内侧及膝关节前部。

⑤肌力改变。伸膝无力。

⑥萎缩肌肉。股四头肌。

⑦反射改变。膝反射减弱或消失。

8、腰4~5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腰5神经根。

②疼痛部位。骶髂部、大腿及小腿外侧。

③压痛点一腰4、腰5棘旁。

④麻木部位。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和足底。

⑤肌力改变。拇趾背伸肌无力。

⑥萎缩肌肉。小腿前外侧肌群。

⑦反射改变。无。

9、腰5~骶I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骶1神经根。

②疼痛部位。骶髂部、大腿、小腿及足跟外侧。

③压痛点。腰5骶1棘旁。

④麻木部位。小腿后外侧及包括外侧三足趾的足背。

⑤肌力改变。拇趾及足跖屈无力。

⑥萎缩肌肉。小腿后肌群。

⑦反射改变。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10、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

①受累神经。腰4~5、腰5~骶1的马尾神经。

②疼痛部位。腰背部、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

③压痛点。腰5骶1中心

④麻木部位。马鞍区、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阴部。

⑤肌力改变。膀胱及肛门括约肌无力或麻痹,大小便功能障碍。

⑥萎缩肌肉。不确定。

⑦反射改变。跟腱、肛门反射消失。

脊柱常见压痛点

(1)棘间隙压痛点:即上下棘突之间凹陷处的压痛,主要见于椎间盘突出及棘间韧带损伤(或劳损)等。

(2)棘突压痛点:即在棘突上出现压痛点,多系棘上韧带损伤、棘上滑囊炎。跌伤或撞击伤时,可见棘突骨折(较前者少见)。

(3)棘突旁压痛点:即在棘突之两侧1.0~1.5cm处压痛,此系脊神经根背侧支受累之故,主要见于椎管内疾患,以发作期颈椎病、椎间盘脱出(或突出)症及肿瘤等多见。

(4)颈肩部压痛点:枕大神经受累时,压痛点位于乳突和枢椎之间,前斜角肌症候群则位于锁骨上窝;肩周炎时多位于肩关节四周及冈上肌等处。

(5)背部压痛点:胸背部纤维织炎时,压痛点多位于胸7~9棘突处;胸椎结核时一般在病椎骨棘突处。

(6)腰肌压痛点:以下方髂嵴之腰肌附着点处为多见,或见于棘突之两侧,并伴有侧向肌张力试验阳性(即向肌张力增加的一侧活动时疼痛加剧,而放松时减轻)。

(7)第3腰椎横突压痛:多因腰椎第3横突肥大致侧后方绕行之神经根(或后支)受压所致。

(8)坐骨神经出口压痛点:相当于环跳穴,如坐骨神经盆腔出口处有粘连、狭窄等病变,则可出现明显之压痛及沿坐骨神经放射痛。

(9)骶髂关节压痛点:可双侧或单侧表现压痛征,前者多见于产后致密性骶髂关节炎,后者以骶髂关节结核及外伤者多见。

(10)臀上神经出口压痛点:位于坐骨神经出口上方2~3cm处,并向骶部放射,多见于局部肌纤维织炎者。

(11)梨状肌压痛点:介于坐骨神经出口及臀上神经之间的横条状压痛点,主因梨状肌纤维织炎或外伤所致,并伴有坐骨神经放射痛。

(12)腰三角区压痛点:即第4、5腰椎旁6~8cm处可触及点状压痛或皮肤过敏区,此主要由于腰深筋膜纤维织炎或脂肪脱垂(中年妇女为多见)致末梢神经受卡压所致。

传统医学手法整脊简要

在医学实践中,医生凭借手的指、掌、腕、臂的劲力,灵敏感觉和千变万化的动作技巧,刺激或调整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使该部位的物质结构状态以及体内的信息通道和能量传递发生变化,以实现调节平衡,完成治疗的作用。

传统医学将其作用机制归纳为以下几点:

1、活血散瘀、消肿止痛

肢体损伤后,由于不同程度血管破裂或组织液渗出,而致气血瘀滞。手法能舒理肌肉、活血散瘀,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瘀血吸收,利于组织修复(如关节扭伤)。

2、舒筋活络、解除痉挛

当急性或缓慢损伤后,人体肌肉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影响,轻则痉挛,重则功能丧失。通过手法起到放松肌肉筋络效应,解除损伤所引起的反射性痉挛(如弹筋手法拉长痉挛的肌肉筋腱,以解除痉挛,达到止痛目的)。

3、顺理筋络、整复错位

由于跌仆闪失外伤造成筋出槽、骨错缝,也就是临床上肌腱韧带滑脱、关节半脱位、腰椎间盘突出等,通过手法,整复错位,具有顺理、整复、归位的作用。

4、松解粘连、通利关节

能松解软组织损伤粘连、通利关节。因损伤后血肿机化、组织粘连、关节活动障碍,按摩推拿使僵硬的肌筋膜恢复正常的张力,关节功能障碍者经手法使关节滑利,配合锻炼恢复正常功能。

5、通经活络,驱风散寒

肌体损伤用点穴按摩,循经取穴,能发挥镇痛、移痛、消痛、止痛之功效。

医生在痛处按压减轻疼谓镇痛。

在邻近取穴“得气”,伤处疼痛轻谓移痛。

陈旧性损伤所致局部疼痛,用强刺激手法致局部疼痛消失谓消痛。

对风寒所致经络不通、气血不和,产生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理筋手法可以温通经络、驱风散寒、调和气血。

“整骨不整肌,根本不懂医;整肌不整椎,病痛一大堆”。通督按摩就是通过扳法、推法、按法等手段,循督脉(主要指脊椎)辨证施治,调理其错动歪斜的关节,甚至于鼓动或调整腹内气机(即丹田中的元气),以通其经络、振奋阳气、安内攘外,从而恢复脏腑、经络的本来机能,使其返朴归真、各司其职,属一种正本清源的推拿疗法,值得我们好好深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个支点,可以解决身体大部分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