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录:应用附子验案之四
傅文录,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近30年,临床中努力实践“扶阳助正,回阳返本”心法。临证之余,相继出版了《扶阳学讲义》、《火神派扶阳临证备要》等火神派系列著作几十部
37.老年性消化不良案
李某某,女,66岁,退休干部。年7月18日就诊。
平素身体较差,体质较瘦,近阶段什么都不敢吃,吃一口水果,就立即拉肚子,腹痛腹泻,每天大便次数2~3次,吃一小块儿肉食之类,就可立即拉出来,弄得什么都不敢吃,且对多种抗生素都过敏,药物也不敢吃,甚为苦恼。现症见:身体消瘦,面部老年斑较多,气短懒言,畏寒肢冷,夏天天气这么炎热,不知道什么是热、什么是汗,身穿多层衣服,外套小马夹,与常人显著有异,现在什么都不敢吃,每天只吃点稀粥,舌淡胖质紫暗,脉沉弦细而无力。证属阳气亏损,不能腐熟水谷,治宜回阳助阳,补肾益脾,方用四逆汤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2小时),炮姜30g,红参10g,炙甘草10g,肉桂10g,三七10g,砂仁30g。
用法:6剂,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7月24日):服药之后,自感体力增加,食欲增进,腹泻显著好转,大便每天1次,大便成形,原方有效,再进6剂。
三诊(8月1日):前几天,外感发热停药2天,服感冒药立马痊愈,前所未有的,原来只要一感冒,就久病缠绵,难治难愈,现在却是服药立效,出乎意料。现在什么都可以吃了,肉、水果吃后也不再拉肚子了。精神大振,再服6剂以进行巩固疗效。
随访:3个月后遇见,述说一如常人。
《伤寒论》太阴病篇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此例病人,一派脾肾阳亏证候,且表明重在脾阳亏损、不能腐熟水谷之上,可以说是吃什么就拉什么,表明其脏有寒,与上述条文精神基本一致。当温之,张仲景提出用四逆辈,即是说可用四逆汤类方加味而治,后世不少医家认为当属理中汤的范畴,笔者认为不当。病在太阴,太阴有寒,根结在肾,四逆汤补肾回阳助后天,而理中汤则只专在后天,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病人“脏有寒”的关键症候。因此,笔者抓住久病及肾,老年肾阳亏损的这个关键环节上,方用四逆汤加人参、肉桂,又名为双回阳饮,同时加入三七、砂仁,温中活血行气,纳气归肾,看不治脾而实治脾,似治肾阳而助脾阳的思路,方药对症,疗效确切,改善迅速。
38.更年期并心动过缓案
孔某某,女,57岁,退休职工。年7月21日就诊。
患者病窦综合征病史,经治数年而未能缓解,近几年之内,随着更年期的停经,而病情又有加剧的趋势,医院,未有显著的改善。心电图报告:心率45次/分钟。现症见:心悸胸闷,畏寒肢冷,时有烘热汗出,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气短懒言,不耐劳作,舌胖大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证属心肾阳亏,虚阳上越,治宜温肾助心,镇潜活血,方用郑钦安补坎益离丹加减,药用:
附子30g(先煎2小时),肉桂10g,炙甘草10g,红参10g,生龙牡各30g,三七10g,灵磁石30g,紫石英30g,干姜30g。
用法:6剂,水煎服,每天1剂。
复诊(7月26日):复诊之时,病人说近10年未有的好转,心慌胸闷消失,体质增加,烘热汗出消失,失眠好转,但仍睡眠质量较差,心电图报告:心率62次/分钟。原方有效,再服6剂,巩固治疗。
患者有心病不安病史,加之更年期天癸竭,肾阳亏损,心阳无助,心肾阳衰而病情加剧。郑钦安补坎益离丹(附子、肉桂、干姜、炙甘草、蛤粉)一方专为此而设,补坎者、补肾阳也;益离者、益心火也;肾火旺而心火自旺,此补坎益离丹之意图也。在郑氏之方药上,加用三七以活血化瘀,加磁石、紫石英以助镇潜虚阳上越之力;同时加人参以益气助阴,意有以阴助阳之效果。方药对症,效有桴鼓之应,久病之人,更需巩固以图远期临床效果。
39.复发性身疮案
高某,女,16岁,学生。年7月20日就诊。
患者每年夏天到之时,都会遍身生疮,彼此起伏,数月不断,甚为苦恼,长期应用抗生素消炎,也不能根治。现症见:遍身疮疡,红肿热痛,痛痒难忍,抓破之后流脓水,畏寒肢冷,脘胀纳差,喜食冰冷食物,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属阴盛阳衰,虚阳外越,化毒生疮,治宜回阳解毒,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药用:
薏苡仁30g,附子10g,白芷10g,石菖蒲20g,败酱草30g,生黄芪30g,当归10g,炙甘草10g,银花20g。
用法:6剂,水煎服,每天1剂。同时嘱其不要再吃冰冷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二诊(7月30日):服药之后,身疮渐愈,未再发生新的疮疡,痛痒消失,原方有效,再进6剂。
三诊(8月6日):自服药之后,发现身又出很多斑点,稍痒,问是否继续服药?解释说,这是体内排毒之表现,不影响服药。继服之后,斑点很快消失,病情渐愈。为巩固治疗,又服6剂。
患者年幼无知,嗜食冰凉食物成性,损伤身体之阳气,阳气一伤,阴寒内盛,阴寒格阳,虚阳外浮,阳热化毒,遍身生疮,逐步并形成彼起此伏,经年不愈,特别是冬轻夏重。原因是,夏季阳气外浮,嗜食冰冷,阴盛格阳,浮阳与外阳相合,则阳热化毒生疮,故而疮疡不断。治用张仲景的薏苡附子败酱散,加白芷、银花解毒散结,石菖蒲温通化痰,加当归补血汤以扶助正气;同时嘱其病人禁食冰凉食物,以防进一步损伤阳气,而加重病情难复;方药对症,服即有效,且疗效显著;为了防止病情反复,巩固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40.顽固性痤疮案
任某,女,19岁,大学生。年7月20日就诊。
患者自上初中就有脸生痤疮,多年经治,开始有点儿效,可过不了几天,就效果不行了,内服中西药物,外敷中西药物,均无显著效果,且痤疮面积较大,甚为苦恼。现症见:痤疮满脸,大小不一,彼此起伏,有的已有脓液形成,脚手湿冷,冬天更甚,喜食生冷食物,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略滑。证属寒湿阴盛,湿郁化热,治宜温阳解毒,方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药用:
附子20g(先煎1小时),白芷10g,败酱草30g,薏苡仁30g。
用法:3剂,水煎服,每天1剂。
二诊(7月24日):服药之后,感觉很好,痤疮未再发展,有好转趋势,且胃口觉得很好,手脚湿冷略改善。方药对症,再服6剂。
三诊(7月30日):原有痤疮明显恢复,皮肤变化明显,化脓的痤疮均脓液自行排出,仔细观察面部已痤疮不甚明显。原方有效,再服6剂。
复诊:上方药共服1月有余,面部痤疮已基本消失,面部皮肤已光滑白润。
随访:随访半年有余,远期效果也较为满意。
治疗痤疮,大都依据《内经》“热者寒之”之意,应用清热解毒之法,该患者虽经长期这样的治疗,并未收到明显的效果,肯定是事出有因。因此,仔细辨证,发现患者脚手湿冷,冬天较重,而且夏季喜食冰泠之物,更易形成阴盛阳衰之证,特别是夏季,外面阳热,虚阳外越,两阳相见,化毒生疮。故此,治疗抓住温阳解毒之大法,3剂之后,自我感觉很好,表明方药对症,只有循序渐进方能取得大效,故而二诊之后,连续服药,月余之后,病症才得以大获良效。
41.发热伴心动过缓案
潘某某,男,30岁,农民。年8月23日就诊。
患者发热月余,体温37.5OC左右,初始为外感,曾在当地应用中西药物治疗月余,病情无明显改善,身体乏力逐渐加剧。心电图报告:心动过缓,心率52次/分钟;血常规化验淋巴比率升高。现症见:气短懒言,胸闷,头晕,舌淡苔白,脉左手沉迟无力,右手脉浮紧迟、重按无力。证属太少两感病,治宜温阳解表,方用再造散加味,药用:
*参30g,附子20g(先煎30分钟),黄芪30g,桂枝10g,炙甘草10g,羌活10g,防风10g,川芎10g,白芷10g,香薷10g,苍术20g,白术20g,细辛10g。
用法:水前服,每天1剂。3剂。
二诊(8月26日):服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心电图报告恢复正常,心率达63次/分钟。病消大半,但病人仍然身困乏力,精神打不起来。再进原方3剂。
三诊(8月30日):病渐好转,但精神仍然不太好,且有头晕,上方加石菖蒲20g,天麻20g。再进3剂,以资巩固治疗。
患者低热月余,一派阳虚阴证之表现,询问病史,得知外出打工,酷暑盛夏,挥汗如雨,乘凉饮冷,外内合伤;大汗亡阳又伤阴,有形之津液可速补,无形之阳气却难骤回。内伤饮冷,中阳更伤,外感寒邪,内外皆寒。从而形成太少两感证,治从温阳解表,方用再造散加味而治,补阳气、祛寒湿,方药对症,效果立显,心电图3剂药后恢复正常。但身体乏困难以速解。因此,原方加减调节,使身体逐渐复元,才能得以彻底康复。
42.发热伴白细胞增高案
赵某某,男,40岁,农民。年9月12日就诊。
患者发热月余,超初为感冒风寒,化验血白细胞升高,曾经反复应用抗生素月余,白细胞不但不降反升,升到15.7×/L,而且体温37.7OC,白天高而夜晚可恢复正常。现症见:畏寒肢冷,恶寒发热,气短懒言,纳呆腹胀,体温在过度活动后也可升高,舌淡苔白,脉浮弱重按无力,以右脉为甚。证属阳虚感寒,治宜温阳解表,方用再造散加味,药用:
*参30g,附子10g,黄芪30g,桂枝10g,炙甘草10g,羌活10g,防风10g,川芎10g,白芍10g,细辛10g,苍术30g,白术30g,香薷10g,藿香10g,佩兰1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3剂。嘱其停用所有中西药物。
二诊(9月14日):服药2剂,发热已退。1剂药因煎糊而无法服用。自感服药后,身困乏力昏昏睡上一觉,起来后精神大振,畏寒肢冷明显减轻,恶寒发热消失,偶有头晕。化验血白细胞:7.5×/L,恢复正常。1个月来未有的好现象。上方去藿香、佩兰,加石菖蒲、天麻,再进3剂。
三诊(9月17日):服药后,舌脉如常,恢复如常人,一切良好,要求巩固用药,以强身健体,嘱其服用小柴胡颗粒、附子理中丸进行善后调理。
外感发热、白细胞增高,一般都认为是有感染的表现,可抗生素用了月余,不但白细胞不降反而上升,这里面显然是正气不足之表现。究其原因,白细胞是人体正气抗邪之表现,全身畏寒显著,很显然是阴证一派不足之象,可白细胞仍然居高不下,显然是机体抗邪不足而做出的假象反映。因此,治用温阳解表之法,2剂药后,正气充足,邪气自退,假象消失,而白细胞自然下降为正常。中医分析化验结果,要辨其病人的虚实、寒热、阴阳,当热则热,当寒则寒,应遵守“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之原则,而不能看化验结果而妄用苦寒清热之剂。
43.产后身痛麻木案
王某某,女,30岁,农民。年7月20日就诊。
患者产后由于休息不当,加上早期摸凉水及过度活动,逐渐出现全身及四肢间断性麻木,开始未引起重视,后来进行性加剧,2年来曾进行多种检查及中西药物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且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现症见:四肢麻木,冷痛,天阴下雨天气及冬季明显加剧,畏寒肢冷,身穿衣服明显比常人多一倍,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阴盛,经脉痹阻,治宜温经活血,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药用:
当归30g,桂枝30g,白芍15g,细辛10g,炙甘草10g,通草6g,吴茱萸10g,木瓜30g,鸡血藤30g,附子1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3剂。
二诊:服药之后,疗效平平,病重药轻,上方加附子为30g(先煎),全虫10g,蜈蚣2条。6剂。
三诊:症状大减,再进6剂。
四诊(9月22日):症状基本消失,偶尔出现轻微麻木。要求巩固治疗:
当归30g,桂枝50g,白芍15g,细辛10g,炙甘草10g,通草6g,木瓜30g,吴茱萸10g,鸡血藤30g,附子30g(先煎),全虫10g,蜈蚣2条。6剂,隔日服1剂。
妇人产后多虚又多瘀,加之休息不当,操劳过度,引起血脉不畅。初始不显,后来逐渐加剧,表现为正气未复,血脉瘀滞加重,反过来血脉不畅,又阻碍全身情况的恢复。特别是四肢末梢症状显著,颇能符合张仲景之当归四逆汤证,但其病久,阴盛阳衰,瘀阻更甚。故而加重附子的用量,同时合全虫、蜈蚣,以加强温通经脉之作用。方药对症,初始服后,疗效平平,后加重药量,而病情才得以缓解,后为防止病复,加强巩固治疗,隔日服药,以图久安。
44.老年性慢性肾炎案
陶某,女,66岁,农民。年9月14日就诊。
患者数十年慢性肾炎病史,经治而愈。近阶段由于操劳过度,发现双下肢浮肿,而且进行性加剧,化验尿蛋白(+++),随来诊治。现症见:双下肢浮肿,已过双膝,畏寒肢冷,纳呆腹胀,小便短少,大便秘结,气短懒言,舌淡胖齿痕,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肾阳虚,阴水旺盛,治宜温补脾肾,行气消肿,方用实脾散加味,药用:
茯苓60g,木瓜20g,苍术30g,白术30g,炙甘草10g,木香10g,大腹皮30g,草果仁10g,干姜30g,炮姜30g,高良姜30g,附子30g(先煎),厚朴20g,*参30g,泽兰30g,泽泻30g,芡实3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6剂。
二诊(9月21日):化验尿蛋白(++)水肿消失大半,食欲增加,大便每天1次,小便量增多,畏寒肢冷改善。原方有效,再进6剂。
三诊(9月27日):化验尿蛋白阴性。水肿尽消,畏寒肢冷显著好转,但仍不耐劳作,腰背痛,小腿夜间偶有抽筋,上方加木瓜为30g,加二仙各30g。再进6剂,隔天服药1剂,巩固治疗。
老年性肾炎,由于肾精已衰,加之阴盛阳衰,阴水形成。水为阴邪,自下而上肿,表明下焦阳虚阴盛,即“水湿积聚之所,便是阳气不到之处。”该患者中焦气滞,阳虚不运,因此,水肿治则其本在肾,其治在脾,因“土为制水之脏;”故而选用实脾散加味,重用附子与三姜,以振脾肾之阳气,同时佐以行气利湿之品,以助气化之机。方药对症,服之即效,且尿蛋白也随水肿消退而消失。由此而看出,肾炎看化验尿结果,同时还要察全身情况,着重全身治疗,如此可以收全功。
45.直肠黏膜脱垂症案
孟某某,女,40岁,干部。年9月15日就诊。
患者曾确诊为“直肠黏膜脱垂症”年余,曾服用中西药物及外洗熏蒸等方法,不见好转,且有进行性加剧的趋势。现症见:每当站立时久,直肠处知觉下垂,有异物排便感,到厕所后空坐,卧床休息后可减轻,活动、劳累后易症状加剧,总是觉得有便意感,气短懒言,畏寒肢冷,腰膝酸痛,便次增多,每天2~3次,便量不多,小腹胀满,纳差,脘胀,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滑,脉沉弱。证属中气下陷,阳气不升,治宜升阳举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用:
*参30g,当归10g,炙甘草10g,苍术30g,白术30g,陈皮10g,升麻6g,柴胡6g,黄芪30g,附子30g(先煎),枳壳30g,仙灵脾30g,仙茅30g,补骨脂3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6剂。
二诊(9月21日):全身情况略有好转,局部下垂症状改善不明显,再进原方6剂。为了加强疗效,除了上述方法外,用石榴皮、白矾水,外洗肛门,每天1~2次。
三诊(9月27日):服药之后,畏寒肢冷、腰膝酸痛明显减轻,而肛门下垂感也明显减轻,只是偶有用力时才感直肠下垂感,每当便秘或便后有症状,大便次数正常,每天1次,腹胀满消失,食欲明显好转,原方有效。再进6剂,以资巩固。
直肠黏膜脱垂症,肛肠科之疑难杂病,早年曾经治2例,方用补中益气汤原方药升阳举陷,调治年余而效果不显,百思不得其解。学习火神派扶阳理念之后,方意识到脾阳根于肾阳,中气下陷久治不愈,其原因仍在肾阳不足之根本上。因此,运用郑钦安“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耳,”三阴证用扶阳药,虽失不远。仍在以往补中益气汤的基础上,加用附子温补肾阳,为强化疗效,合用二仙及补骨脂,四药共在g之多,大大地提高了温肾补阳之效果和力量,因此临床疗效显著。
46.慢性肾炎伴失眠案
倪某某,女,38岁,农民。年9月3日就诊。
患者有“慢性肾炎”病史数年余,情况时好时坏,病情长期不能稳定。近阶段由于劳累过度,双下肢浮肿加剧,伴长期失眠,经中西药物调治效果不佳。尿化验蛋白(+++)。现症见:双下肢浮肿,运动后加剧,气短懒言,畏寒肢冷,穿衣明显比常人较多,面色青暗,长期失眠,近期加重,难以入眠,白天头晕脑胀,夜晚上床则反而精神,彻夜难眠,纳差,腹略胀,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弱几乎着骨难寻。证属脾肾阳虚,升降失常,治宜温阳潜镇,利湿化浊,方用潜阳丹加味,药用:
附子30g(先煎),龟板10g,砂仁30g,炙甘草10g,炮姜30g,生龙牡各3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石菖蒲20g,甘松20g,茯苓60g,泽泻2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6剂。
二诊(9月9日):浮肿大减,其它症状变化不大,失眠明显好转,方药对证,病重药轻,上方加附子45g。再进6剂。
三诊(9月15日):浮肿消失大半,失眠又进一步的好转,化验尿蛋白阴性。方药有效,为强化疗效,上方加用二仙(仙灵脾、仙茅、补骨脂)各30g。再进6剂。
四诊(9月22日):浮肿消失,每天可入睡2~3小时,白天略有精神,畏寒肢冷也明显减轻,原方有效,再进6剂,以资巩固。
五诊(10月12日):因外感而浮肿又起,化验尿蛋白(++),红细胞(+)。睡眠仍然不好,畏寒肢冷加重,舌淡,脉沉弱。仍用第一诊时处方,加二仙各30g,生姜60g,芡实30g。6剂。病人仍在治疗之中。
慢性肾炎一病,以往治疗从肾论治,重点放在利湿化浊之上,临床效果久久不能提高。此例病人,水肿在下,阴水明显,加之失眠较重,考虑为阳虚而升降不能所致,方用郑钦安潜阳丹加味,重点温阳潜镇,佐以利湿化浊之法,不仅水肿渐消,而且蛋白尿也随之消失。以往治肾炎多重视尿液的辨证用药上,多略全身之情况,而此重点则放在全身之辨证调整上,似不治肾而又治肾,全身情况改善而肾炎自得痊愈。由此而感悟到,郑钦安阴阳辨证之法,正是体现在人全身的整体调节上,治人而病自然愈。
47.食道癌术后转移锁骨淋巴结案
曹某,女,60岁,农民。年8月28日就诊。
患者去年确诊为:“食道癌,”手术切除后1年内情况良好。今年6月份发现右锁骨淋巴结肿块,医院复诊,认为食道癌手术后转移,不宜放化疗,回家调养。现症见:右侧锁骨下淋巴结肿块均3cm左右,有疼痛感,不甚严重,但情绪压力较大,食纳全废,身体消瘦,气短懒言,畏寒肢冷,动则气喘虚虚,脘腹胀闷,小便少,大便秘结,舌淡暗略青紫,脉沉细无力。证属阳虚阴盛,治宜扶阳散结,方用四逆汤加味,药用:
附子60g(先煎),肉桂10g,砂仁30g,炙甘草10g,炮姜50g,三七10g,猫爪草30g,红参10g。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3剂。
二诊:服药后,食欲略有改善,自觉精神稍好,方药有效,原方再进6剂。
三诊:上方药间断服用月余,一般情况明显好转,有锁骨下淋巴结肿块略有缩小,无增大,食纳精神良好。不慎感冒,咳嗽吐痰,黏痰较多,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略浮、重按弱细无力。证属阳虚外感,治宜标本兼顾,方用四逆汤加味,药用:
附子45g(先煎),炮姜30g,炙甘草10g,桂枝10g,红参10g,桔梗10g,半夏20g,石菖蒲20g,甘松10g,生姜60g。3剂。
四诊(10月4日):服上方药后,吐痰外感症状略有好转,病重药轻,上方附子重用60g,炮姜改为三姜(炮姜、干姜、良姜)各30g。再进3剂。
五诊(10月15日):咳嗽吐痰变化不大,服药之后,腹泻严重,吃2剂以后未敢服用。触脉沉弱无力,面部浮肿,血压80/50mmHg。上方剩余1剂药,加山萸肉60g,生龙牡各30g,紫石英30g,灵磁石30g。服1剂,观察疗效。
六诊(10月21日):服完1剂之后,症状略有改善,气喘不能平卧,咳嗽吐痰减轻,原方有效,再进2剂。病人仍在治疗之中。
食道癌术后转移,一般情况下没有什么好方法,特别是体质虚弱,往往是病人雪上加霜、致死的主要原因。该患者,高年体衰,肾精不足,阴阳两亏,加之手术之后后天之本纳运不及,更进一步加剧病情的恶化与转移。本例患者突出的表现在后天纳运上,故其治疗的重点就放在扶阳助运上,佐以散结之品,方用四逆汤加味,目的是温肾助脾,先后天同调,重点放在肾阳之上,经过2个月的间断调整,病情得以稳定,纳运有所改善;但由于体质虚弱,易于外感,虽治外感,但亦不能放在点子上,而要标本同治,强化扶正以祛邪这一手段,使得病情慢慢得以平稳。老年人为什么容易发生肿块呢?《内经》中说:“阳化气,阴成形。”一语道破了天机,老年人体衰,阳气亏虚,气化不及,有形之物不能及时有效地转化、运动,久而久之则形成有形之肿物。从此观点着手,火神派扶阳思想可谓是大显伸手的机会,方剂重用姜附桂三把火,助老年人之肾阳气化,以助先天之火,阳气充足,气化之机得以畅通,而有形之物不能生存,自可消除或停止生长,使生命得以带病延年,也是我们“治病留人”之目的。
汉中附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