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总部搬迁之后
总部搬迁“冲击波”强烈地冲击着传统金融,也激发了鹰潭金融人的思辨。有一种观点认为,“江铜支行”作为服务于江铜的专业银行,此次受到冲击应在情理之中,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则着眼于“冲击波”源起的深层因素以及传统银行面临的诸多挑战。尽管冲击范围只限于鹰潭,但其引发的思考却是广泛的。尽管关于江西铜业(600362,股吧)集团总部搬迁的传言早在若干年前就有所耳闻,但当这一天真到来,农业银行(601288,股吧)江西省鹰潭市铜城支行副行长林力还是有些难以适应。每天站在支行办公大楼上,隔空看着空荡荡的江铜总部大楼,回想着十几年来从不间断的车水马龙,林力的心中空荡荡的。在鹰潭贵溪,类似于铜城支行这种专门服务江铜集团的支行,四家大型银行均有设立。然而,江铜总部的搬迁却让他们立刻面临业务量、利润率骤减的尴尬处境。支行存续与否,今后的发展定位在哪,人员将何去何从……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事实上,这家当地最大企业总部的搬迁,在引发鹰潭经济金融震动的同时,也给传统银行业带来了思考与启示。或许,这些“江铜支行”盛衰本身就是带给人们的最大启示。1979年,江西铜业集团落户鹰潭贵溪市,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了目前我国最大的阴极铜生产商,产能位居世界前二,综合实力居全国铜行业首位。2014年,江铜集团总资产94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079亿元,利税76亿元,净利润总额超过28亿元。得益于铜产业的带动,鹰潭市的经济金融也得到了迅速发展。据统计,全市GDP有一半以上来自铜产业,仅江铜集团在全市GDP中的占比就超过了30%。2014年末,江铜集团在当地商业银行的存款余额达到59亿元,授信总量最高达278亿元。此外,依托开展的国际贸易结算、贵金属租赁、铜商品远期保值等新型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也从中年均收入达2.5亿元左右。背靠江铜这棵大树,存贷款无忧,人均绩效不愁,“江铜支行”也无一例外成为各自系统全省县级支行的佼佼者。然而,2015年2月江铜集团总部由鹰潭贵溪市搬迁至省会南昌,对于各家江铜支行,最先受到的冲击就是企业存、贷款萎缩和表外业务锐减。从今年3月起,江铜集团在鹰潭的存款开始陆续转移,其中单日最大转款金额超过10亿元,而其各项贷款也将在2016年全面退出鹰潭,在国际业务方面也将不再有增量业务发生,中间业务收入将大幅收窄。此外,当地个人金融业务也明显感受到优质客户大量流失的痛苦。总之,“江铜支行”的确风光不再。林力坦言,由于主体业务大幅萎缩,现阶段的确出现了部分员工思想、心态不稳定现象:“尤其是部分老员工,长期在服务江铜的岗位上,技能相对单一,重新洗牌后,要适应新环境肯定有压力。”压力显现于当下,隐忧却早已存在。忧患意识的强弱不仅决定了视野,也决定了应对冲击的耐受力。事实上,早在2000年,当江铜集团A股上市、财务公司成立,大规模偿还银行贷款之时,其金融脱媒迹象就逐渐显现。工行鹰潭市江铜支行当时已经意识到以贷款规模为盈利模式的经营环境或即将改变。于是尝试以立足江铜又跳出江铜向市场寻找客户,发展中小企业贷款、个贷、供应链贷款等模式,开启了所谓“第一次转型”,拓展了江铜国际业务、江铜上游保理业务、江铜下游信用证议付业务以及大商品融资、个贷、房地产等多种新业务。尽管那次转型并未真正实现“跳出江铜”,如今依然受到总部搬迁的巨大冲击,但工行江铜支行行长宗凯华认为,第一次转型对于开拓员工视野,提升员工能力仍起到十分重要作用,为下一步的转型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总部搬迁“冲击波”强烈地冲击着传统金融,也激发了鹰潭金融人的思辨。有一种观点认为,“江铜支行”作为服务于江铜的专业银行,此次受到冲击应在情理之中,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更多的业内人士则着眼于“冲击波”源起的深层因素以及传统银行面临的诸多挑战。尽管冲击范围只限于鹰潭,但其引发的思考却是广泛的。这其中议论最多的便是如何真正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谈及此话题,不少人会提到鹰潭市农商行这匹银行机构中的黑马。据统计,2014年,鹰潭市农商行存款总额超过140亿元,成为全市存款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占全市新增贷款总额的35%。与四家大型银行不同,鹰潭市农商行业务量在此次江铜总部搬迁中几乎没有波及。其快速发展得益于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定位:在贷款期限设计上,最大程度地遵循市场规律科学制定;在贷款审批流程上,将贷款审批权限依据贷款属性、信贷金额下放至三农事业部、小微事业部和大客户部;在客户营销上,根据业务发展的季节性特点,开展扫户、扫村、扫街、扫园“四扫”营销,同时积极发挥股东和社员的“口碑相传”作用。在该行副行长周建平看来:“真正做好以广大客户为中心需要付出很多,但帮助客户就是帮助银行自己。”事实上,着眼于最广泛的客户群体并以之为中心,目前已成为鹰潭金融系统广泛共识。据了解,农行铜城支行即将被改造成服务小微和居民的专业性支行,而其他的“江铜支行”也正经历着类似的转型。面对客户行为变化、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经济新常态、互联金融等诸多因素的强力冲击与挑战,传统金融究竟该何去何从?江铜总部搬迁“冲击波”或许能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