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病情,但降压药都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而且很多副作用与长期、大剂量应用有关,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副作用,是高血压专科医生和患者共同关心的问题。
建议高血压患者了解一些降压药物的基本知识,学会正确用药方法,根据个人病情,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降压药。值得一提的是,中药配合降压,可以增效减副。
常用降压药的副作用
现在用于降血压的西药主要有六大类,不同类型的降压药适应症及降压强度、副作用也不同。
第一类:利尿药
应用比较广泛的有吲达帕胺(寿比山)、氢氯噻嗪等。利尿药是通过增加尿量,减少血容量来达到降压目的,降压作用比较缓和,服药2~3周后,可稳定发挥降压作用,尤其适合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以及合并有心功能差的老年高血压患者。
其副作用主要是引起低血钾、低血钠,尿酸升高导致疲乏无力、痛风,甚至引起血脂和血糖升高、血液黏稠,诱发心绞痛等。
第二类:钙通道阻滞药
比较常用的有硝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拉西地平(司洛平)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减少钙离子对血管的收缩作用使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常表现为面红、心跳,或者足、踝及小腿部水肿,偶有肝功能损害发生。
第三类:β受体阻断药
比较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康忻)等。它们通过减慢心率、降低某些神经兴奋性起降压作用,还可以减弱心脏的收缩力度、减慢心率。
副作用主要是可能引起心率过慢,诱发支气管哮喘,也可能使血糖或血脂升高。所以,心功能差、哮喘、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动过缓的患者不宜使用。
第四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如盐酸贝那普利片(洛汀新)、卡来托普利(开搏通)等。这类药物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素Ⅱ转化(后者是缩血管能力很强的物质),从而降低血压。
副作用主要是干咳,原本有干咳或者慢性支气管疾病者不适合使用。
第五类:血管紧张素阻断药
如厄贝沙坦胶囊(伊泰青)、厄贝沙坦片(安博维)、缬沙坦胶囊(代文)等。这类药物是通过直接阻断血管紧张素Ⅰ的缩血管作用达到降压效果的。副作用与第四类药物相似,但较轻。
第六类:α受体阻断药
这类药物的使用不如上述五类广泛,目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是α1受体阻断药。代表药物是特拉唑嗪。这类药对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较小。
第七类:中成药
如珍菊降压片、杜仲降压片等,通过调理阴阳气血达到降压目的,安全,副作用少,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患者自己是无法完成辨证任务的。
降压药“减副”妙招
如上所述,中西药各有特点,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总体情况来决定使用哪一种降压药。
1.选择长效药
一般来说,短效降压药作用时间短,其副作用也相对较大,所以尽可能使用长效降压药,不但服用方便,副作用也少。
2.小剂量起始
降压药尽可能从小剂量开始,剂量越大副作用也就越大,而且有些药物单靠增加药物剂量未必能增加疗效,反而可能加大副作用。
3.联合用药
如果使用一类降压药,血压降得不理想,就要考虑使用两类,甚至三类药物联合使用。小剂量联合用药有可能使疗效相加而副作用较小,并可互相制约副作用的发生。
4.必要时更换药物种类
如果副作用比较明显,则可停用该药物,请医生换副作用较小的降压药。
5.汲取中药的降压能量
前面已经谈到,中医药通过对机体整体调理,恢复阴阳气血的“和谐状态”而起到降压作用,效果卓越。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及治疗阶段,分别处方,有时甚至可转为以中医药为主来治疗。
来源:广东卫生在线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