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我国首例套索技术植入无导线起搏器获成
TUhjnbcbe - 2023/9/10 19:43:00

原标题:我国首例“套索技术”植入无导线起搏器获成功

1月13日,迈着矫健的步伐,83医院大门。获准出院的他,精神矍铄。年12月30日,医院心内科团队用“套索技术”,成功为病情复杂的张先生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经过半个月观察,“新伙伴”工作一切正常。

据文献检索,这是继美国密歇根大学心内科电生理中心后完成的世界第二例、中国首例“套索技术”植入无导线起搏器。

多年来,张先生饱受严重窦性心动过缓折磨,年因反复晕厥,医院心内科植入传统心脏起搏器。由于传统起搏器需要把胸部皮下切开制作成囊袋,将电极导线通过静脉植入到心腔,这容易出现囊袋破溃、起搏系统感染,甚至导致心内膜炎和心内膜赘生物。一旦出现并发症,患者必须拔除起搏导线或移除起搏器。

因传统起搏器的技术限制,此前,张先生先后三次更换起搏器和植入新的电极导线。年底,因起搏器囊袋严重感染破溃,导致起搏器及电极导线外露,张先生再次求助于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

医院组织心内科、老年病科、心血管外科等多学科会诊,专家一致认为必须移除现有起搏器,否则将危及生命。但没有起搏器保护,张先生随时面临心脏停跳的危险。全球最新研发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成为他重获“心”生的唯一方式。

据悉,Micra无导线起搏器是当今全球体重最轻、体积最小的起搏器,其大小类似一粒维生素胶囊,比传统起搏器小93%,重量仅有1.75克,使用寿命可达12年。植入时,“胶囊起搏器”犹如被线牵住的电子小风筝,在通过血管送到患者右心室着床后,小“风筝”可独立完成传统起搏器的各项工作。无导线起搏器避免了传统起搏器植入带来的皮肉之苦,也减少了起搏器皮囊可能感染带来的风险,更突破了传统心脏起搏器不能兼容磁共振检查的难题。

植入手术中,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顺利完成血管穿刺,将胶囊起搏器送入右心室,但在准备释放它时,因输送杆有自然弯度,而患者右心显著增大,无法达到既定位置。这一难题国内尚无类似病例和经验可循,手术陷入瓶颈。经专家委员会紧急讨论,决定采用“套索技术”解决这一难题。专家团队再次穿刺股静脉,将一个圈套器送入右心房,套住输送杆顶部,往回拖拽,使输送杆能够削减曲度,直行推进,最终成功将胶囊起搏器推送到理想位置,顺利完成手术。

胶囊起搏器的成功运用,标志着我国心脏起搏器迈进了“无导线”时代。

专家提醒,除传统起搏器不耐受者可考虑植入胶囊起搏器外,因心动过缓,导致频繁出现一过性黑蒙、头昏、晕厥等脑乏氧表现,或因心率慢诱发心绞痛频发、导致运动能力明显下降的病患,也可在心脏专科医生指导下,享受这一国际最先进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技术。

来源:湖北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首例套索技术植入无导线起搏器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