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晕厥抽搐起搏器线头排异胶囊起搏
TUhjnbcbe - 2023/9/8 20:44:00

“压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终于可以安心生活了,再也不用担心自己会晕倒了!”近日,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病区主任王枫岭带领医护团队查房时,当天康复出院的张先生握住王枫岭的手,感激地说。

一个多月前,52岁的张先生无明显诱因出现短暂性意识丧失,伴肢体抽搐,数秒钟后自行苏醒,医院就诊,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动过缓,给予永久性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治疗,后发现起搏器囊袋破溃,医院予以无菌敷料覆盖,为求进一步诊治,急医院心血管内科三病区治疗。

经检查发现,张先生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稳定型心绞痛等症。所出现的短暂性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症状,是阿斯综合征和Ⅲ室房室传导阻滞的典型表现。

阿斯综合征是危重疾症,多与各类心脏疾病相关,心律突然变化导致急性脑缺血发作,典型症状为抽搐、神志丧失和晕厥,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而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心脏骤停的死亡率高达98%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疾病以心绞痛、头晕、乏力为主,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有效治疗方法是安装临时或永久起搏器。

张先生住院后,王枫岭及手术团队骨干杜长春副主任医师、张永波副主任医师等及时为其拔出起搏器,经过耐心细致清创治疗后,再次从右锁骨下动脉植入永久单腔起搏器。但术后起搏器线头处一直不断排液体,多次观察后发现,这极有可能是张先生对起搏器线头排异,但这种排异现象术前无法预知,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王枫岭和他的团队再次拔出起搏器后,认为如果药物能基本控制病情的话,暂时先不装可能再次导致线头排异的传统起搏器了。但张先生频繁发作阿斯综合征以及Ⅲ室房室传导阻滞,他的病情已经无法用药物控制,如果不及时安装起搏器,张先生随时会有猝死可能。

张先生的病情立刻上报至我国著名心血管内科专家、医院党委书记、院长袁义强处,研究后认为,张先生已经不适合安装有导线的起搏器,以防再次出现线头排异现象;加之其双侧锁骨下动脉条件不好,张先生只有安装无导线起搏器才能避免上述危急状况发生。

目前,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属心血管内科前沿技术,医院为河南省较医院。

年7月10日,医院实施了我省首例成人(高龄)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之后,该院又独立实施了多例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术后随访结果显示都不错。

袁义强是医院实施该类手术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他介绍说,目前,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技术发展方兴未艾,其适应症主要有:有心室起搏需求但依赖程度低的;囊袋反复感染,静脉闭塞等特殊疾病的;追求高生活质量和美观的年轻人群;不想因起搏器植入而影响职业发展(部分运动员、舞者)。

△右上和曲别针进行对比的是无导线起搏器,左边为双腔起搏器

袁义强列举了无导线起搏器相比传统起搏器的优势:

身形小巧,其大小相当于一粒维生素胶囊,比传统起搏器体积减少93%;

无导线胶囊起搏器因体积小,无需切开皮肤做囊袋,不必通过导线连接心脏和心脏外起搏器的特点,其通过皮肤穿刺的方法植入心脏内发挥作用,体表看不到起搏器和手术痕迹,可以减少起搏器手术部位感染以及与其相关的心内膜炎、败血症的风险;

可以满足患者进行3.0T高清晰度核磁共振扫描的需求;

手术时间更快,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传统起搏器植入术一般需要1.5个小时,术后需要静卧6~12小时,且6个月内植入肢体不能有剧烈运动,无导线起搏器手术时间仅需30分钟,术后1~2小时就可以下床活动,两天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无痕无伤口。传统心脏起搏器会将两根导线通过静脉植入心脏,再在前胸口植入起搏器囊袋,前胸会留下明显开口和伤疤。而无导线起搏器无须植入心内膜导线,植入后患者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且很好地兼顾了患者美观需求;

电池续航能力更强,寿命超过12年,可以为心脏提供持续的稳定性。12年之后,如需更换,可以再次实施无导线起搏器。目前,人的一生可以植入3次无导线起搏器。

经充分沟通,张先生一家同意安装无导线起搏器,他们渴望术后不再每天活在随时会晕厥、抽搐的惊惧当中。

手术由袁义强和心血管内科三病区副主任医师杜长春、张永波等共同实施,手术过程顺利。

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的实施很像我国北斗导航卫星发射的过程,先用一个导线(火箭)和鞘(助推器)把起搏器(卫星)从切开的股静脉送入,直达心脏内部的室间隔右室面(预定轨道),之后,导线和鞘与起搏器分离(星箭分离),并原路返回。此时起搏器张开插入心肌,开始搏动工作(卫星打开太阳帆板开始绕地运行)。

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张先生术后恢复良好,他心有余悸又满心欢喜地说:“就像重生了一样!”

(医院李红王寒秋)

1
查看完整版本: 晕厥抽搐起搏器线头排异胶囊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