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心肌炎发生的整体概率较低,感染新冠比没有感染的发生心肌炎的概率大约是十万个人里多出几个人。
近期,很多人经历了新冠病毒感染。有些人觉得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恢复正常,在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的几周内,甚至有胸闷、心悸等不适,再看到一些运动后猝死的报道后,就会十分紧张,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心肌炎。那么,新冠病毒引发心肌炎的概率究竟有多少?什么情况下可能患上心肌炎?又该如何预防?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丁可可解答相关问题。
其实急性心肌炎是COVID-19少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当然除了病例报告之外的数据很少。欧美数据显示急性心肌炎的发生率在千分之五以内,大部分为年轻人。新冠相关的心肌炎确诊有一定的标准,比如存在与急性心肌炎一致的症状(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晕厥、疲劳或腹部症状),同时明确COVID-19鼻咽拭子阳性或特异性抗体升高,近期有与COVID-19相关的症状;还需要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升高以及影像学的心肌受损的一些证据,有些是对心内膜心肌活检甚至是尸检进行诊断确认。
新冠病毒感染后,比普通流感还是有些差异的,包括症状明显、时间长、涉及系统广,其中胸闷、心悸、乏力等心脏相关症状发生比率高。目前研究认为,新冠患者的心肌损伤,可能不是新冠病毒直接感染心肌细胞导致的,而是由于微缺血等其他机制间接造成的。因此,其中可能也包含了免疫等其他类型的心肌损伤。疫苗对降低重症和死亡还是有用的,也不用担心打疫苗导致心肌炎,研究显示疫苗导致的心肌炎大多数较轻。
心肌炎的诱发因素除了病毒,还可以是细菌、真菌、寄生虫、过敏、自身免疫病、药物、酗酒、劳累……大家熟知的普通感冒的腺病毒,流感病毒、肠道病毒等,都可能诱发心肌炎,这就是传说中的“感冒也会死的疾病”。但心肌炎发生的整体概率其实还是低的,感染新冠比没有感染的发生心肌炎的概率,也只是十万个人里多出几个人而已。且现实中,大部分心肌炎的程度都比较轻,并不会导致死,甚至可以没有症状,经过治疗和休息能够自行缓解,有些甚至没有特殊的治疗,只是充分的休息即可,所以大可不必恐慌。
心肌炎中,比较危险的一个类型是暴发性心肌炎。它常由病毒感染引发,在感染后1~3周内高发,多发于平时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很快就会出现休克、循环衰竭,一旦发生,死亡率可高达80%。但是,它也能通过症状和临床表现来进行甄别。当出现发热长时间不退,严重的心动过速(体温每升高1°C,心率可增快12次/分,要结合自己的基础心率),与体温不相称的心动过缓(比如发热39°C,但心率只有40多次),极度的乏力、纳差,稍微活动就有胸闷、气急、心悸,甚至夜间不能平卧,肢体出现网状青斑、水肿等,都需要警惕,并尽快就医。
新冠直接相关心肌炎的发生率并不高,但由于病程长、全身炎症重,原有基础疾病恶化,包括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糖尿病、手术、营养不良、中毒等诸多原因一起相互作用,而加重病情,需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