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病因有很多。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包括:1.男性(男性比绝经前女性更容易患冠心病);2.年龄(年龄越大越容易患冠心病);3.家族史(父母患冠心病年龄较小,子女患冠心病风险较大);4.高血压;5.糖尿病;6.吸烟;7.肥胖;8.缺乏运动;9.持续的精神压力或精神压力;10.最重要的因素是高胆固醇血症。
冠心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向心脏供血的血管(即冠状动脉),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心肌组织缺血甚至坏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主要是因为血液中的胆固醇进入血管壁,通过逐渐蓄积和一系列炎症反应等一系列机制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如果没有有效的干预,斑块会逐渐生长,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不畅,导致心肌缺血。这是冠心病。冠状动脉中的血液负责向心肌组织输送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如果冠状动脉明显变窄,心肌的氧气供应就会不足。当心肌缺氧时,它会发出“求救信号”,这就是心绞痛。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会导致冠状动脉突然闭塞,瞬间血流完全中断。如果闭塞不能及时解除,心肌组织会因持续缺血缺氧而坏死,即为心肌梗塞。
可见,血液中的胆固醇是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的罪魁祸首。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充分重视胆固醇的问题。当然,如果血管内壁很紧,血液中的胆固醇就不容易进入血管壁。谁破坏了血管壁的完整性?高血压、吸烟、糖尿病、持续的压力等等都可以做这件坏事。因此,除了严格控制胆固醇外,还要积极预防和控制上述危险因素。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尽早发现冠心病,以免延误治疗。
1.胸骨后部或心脏前部疼痛,或收缩样疼痛,放射至左肩和左上臂,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
3.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腿痛;
4.饱餐、感冒或看惊悚片时胸痛、心悸者;
5、晚上睡觉时用低枕头感到胸闷、窒息,需要高枕头躺下才能舒服的人;深睡或白天平躺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缓解;
6、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短或胸痛者;
7.听到周围锣鼓声或其他噪音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不规则的脉搏,不明原因的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
冠心病高危人群
第一类,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是冠心病概率最高的人群,冠心病猝死的发生率与年龄成正比。这已被许多研究证实。这很可能是衰老造成的,心血管症状容易出现问题,间接诱发冠心病的发生。
第二类,吸烟的人
相关数据显示,如果一个人吸烟,患冠心病的概率远高于不吸烟者,甚至是不吸烟者的两倍;而且每天吸烟越多,患病的概率就越高。在35至45岁年龄组中,死于冠心病的患者中,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5倍多。
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很多,如一氧化碳、煤焦油、尼古丁等,进入人体后会进入血管,对血管造成伤害,损伤动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时间长了容易造成心脏缺氧。自然发生冠心病的概率也会增加。
第三类,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意味着他们的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将血压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如果心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患冠心病的概率自然会增加。数据显示,患有高血压的人患心脏病的可能性是正常人群的四倍以上。
此外,糖尿病也会增加患冠状动脉的几率,尤其是糖尿病女性,患冠心病的几率更高。
冠心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以上三类。如果属于这三类,那么就必须采取更多的防护措施,掌握冠心病的症状,以便在发病后第一时间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