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结束的世界肺癌大会上,医院作为国内第一家成医院,连续发布了两项国产肺癌新药研究成果:呼吸内科主任韩宝惠教授领衔的“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以及肿瘤科主任陆舜教授领衔的“国产第一类新药第三代EGFR-TKI奥美替尼在一/二代EGFR-TKI治疗耐药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这两项国产免疫、国产靶向药物的研究成果,对无数深受晚期肺癌折磨的患者来说,既获得更好治疗效果的希望,又看到了减轻经济负担的曙光。
图说:呼吸内科韩宝惠教授医院供图
据介绍,信迪利单抗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PD-1抑制剂,是免疫类药物;安罗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已经获评上市的靶向药物。医院是安罗替尼新药上市前临床研究阶段的牵头单位,韩宝惠教授是安罗替尼上市前临床试验研究的领衔者。“在这次‘国产免疫药+国产靶向药’的联合研究中,我们发现它对晚期肺癌患者疾病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2.7%,疾病控制率(DCR)高达%,且安全性良好。这种强强联合的‘组合拳’方法,让我们看到破解晚期肺癌治疗手段局限困境的新方向。接下来,我们将进行更大样本量的深入研究,希望能为更多晚期肺癌患者延长生存、提高生活质量带来新希望。”韩教授告诉记者。
奥美替尼是我国国产靶向新药,陆舜教授领衔的这一II期临床研究为国际多中心、开放性研究贡献了来自中国的宝贵数据。研究显示,在对EGFR-TKI一代或二代产生耐药后的晚期肺癌患者,如果其基因检测中显示EGFRTM有阳性突变,奥美替尼能带来良好的疗效,其客观缓解率(ORR)高达68.4%,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3.4%,且安全性良好。“一代EGFR药物治疗后的耐药问题,是国际性难题。这次我们的研究,发现奥美替尼在耐药性和安全性上有如此优异的表现,非常令人振奋。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验证大剂量奥美替尼在脑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此外,这一相关的III期临床研究,也已经完成入组。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靶向药物耐药对病人的伤害,让晚期肺癌‘慢病化’终成现实。”
随着心胸疾病的高发,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如何让患者在手术或者介入过程中,获得更小的创伤,取得更好的疗效,这是医生们接续奋斗的永恒目标。医院近期推行的“左束支起搏技术治疗心衰”和“肺部小结节新型定位技术”,对原有的手术方式进行了国产改良,让患者获得更精良的医疗体验。
据介绍,左束支起搏技术是一项由我国发明的起搏新技术,对原有的心脏起搏方式进行了改良,将起搏电极从心脏的“墙壁”上转移到了心脏的“电路”上,使起搏器更安全、更有效地工作,最大程度地改善心脏功能,在治疗心衰和心动过缓的患者中,起到非常良好的疗效。据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起搏器亚专科主任李若谷介绍,“和以往的起搏器安装相比,这个改良技术对医生操作精准度的要求高了很多,所以目前国内能开展这一技术的医疗单位凤毛麟角。但是从疗效上讲,就我们已经完成的超过百例临床经验来说,它调整患者心律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远优于传统起搏器。”
对于早期肺癌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的肺癌病灶非常微小,几个毫米直径是常见情况。随之而来的是手术中对于肺部微小结节的定位问题。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姚烽在世界上首创了“肺部小结节新型定位技术”。这种方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使外科医生准确找到病灶,降低患者疼痛感,安全性和有效性都高于其他定位方法。“我们一年的胸外科手术已经超过例,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肺部小结节手术。这个发明能够为这么多患者解决临床问题,我们的初衷也就实现了。”姚烽说。
新民晚报记者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