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患者因为反复发生呼吸暂停、低通气与反复憋气,会引起间歇性低氧、二氧化碳潴留、高碳酸血症,胸腔内压力增加、睡眠结构紊乱、睡眠片段化以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最后对全身多器官多系统造成损害,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高血压
低氧和高碳酸血症的刺激,使我们身体内的神经体液调节出现障碍,出现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使血浆儿茶酚胺水平增加,阻力小动脉收缩增强,外周血管阻力升高而致高血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高血压的特点:
(1)夜间及晨起,血压异常升高。
(2)血压节律紊乱:夜间“勺型”血压模式(夜间血压下降10%-20%)消失,出现“非勺型”(夜间血压下降不足10%)甚至“反勺型”血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升高5%),存在血压波动异常。
(3)顽固性高血压:单纯药物治疗血压控制效果较差,而多次调整降压药物、联合用药,也仍不能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4)血压周期性的升高:在呼吸暂停末期、刚恢复通气的时候,血压值会升高。
2
冠心病
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20%-30%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合并冠心病。夜间间歇性缺氧,可加重心肌缺氧,为了供氧,心脏还得持续高负荷工作。冠状动脉收缩诱发心绞痛,引起夜间心脏突发事件发生的报道日渐增多。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常常在夜间发生心绞痛,会有胸闷、胸痛、胸部紧缩等不适感。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得到治疗后,症状会显著缓解,夜间心绞痛症状也会消失。
3
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心律快-慢交替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最典型的特征。80%以上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呼吸暂停期间有明显的心动过缓,超过50%的重度患者还会出现窦性停搏、II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的发生还与睡眠紊乱和血氧饱和度有关,当SaO%时即可出现频繁的早搏。这种心律失常是引起夜间猝死的主要原因,多发于睡眠和休息状态时。
迷走性神经兴奋引起的心动过缓,主要发生于快动眼睡眠时;兴奋交感神经而致的心动过速,多出现于呼吸暂停终末期。
4
心力衰竭
目前研究认为睡眠呼吸暂停还与心力衰竭有密切的关系,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诱发、促进、加重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
由于心力衰竭患者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的反复间歇性缺氧会使心肌供氧量不足,导致心肌细胞功能受损,两者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加速疾病进程。
除了上述对心血管的损害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影响其它器官和系统,如下图所示: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