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Spotify救命稻草还是行业公敌海外公 [复制链接]

1#

知名风投FirstRoundCapital认为极端优秀的公司都有个共性:Shrinkamarket(收缩市场)。他们说:

“我们喜欢投资那些能够打击现有市场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如果你的公司每挣1美元,就能让对手少挣5美元,那么,非常欢迎你和我们联系。”

Netflix、Spotify无疑符合这个特性。

看看Netflix把有线电视和线下影院打得有多惨就知道了。而作为海外文娱的另一代表,Spotify也曾因为付费模式与传统相悖,不为CD厂商和部分音乐艺人所喜。

但其实流媒体的崛起并未伤害音乐市场的根基。来看这张图:

国际唱片联合会IFPI发布的《全球音乐报告》显示,全球音乐收入在本世纪前14年持续下跌,直到年跌入黑暗谷底。随后企稳反弹,连续多年实现正增长。

是什么为曾经持续下行的全球音乐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是数字音乐、流媒体。

或者更直接点说,是Spotify。

过去四年,Spotify营收分别为21、31、49、60亿美元,占据当年全球音乐收入的比例一路从14%来到31%。

在全球范围内你很可能找不到第二个类似行业。

而这么一家举足轻重的巨无霸,居然不是来自人才、资本、科技最为活跃的美、中地区——它发源于瑞典。

Spotify一直在我的长期公司观察样本库中,因为它是理解海外文娱行业的最佳范本。

这篇文章想解答,Spotify源于何处,触角如何伸展,给行业带来了什么曙光,与产业上下游有哪些矛盾,它为何不为巨擘所喜,且屡遭责难、不解与对抗?

Spotify最近一次进入我的视线原因非常简单:发布第三季度财报当日,股价飙涨16%。

此前我对它就有部分了解。比如知道Facebook首任总裁曾盛叹Spotify创始人做出了自己梦寐以求(也是小扎当时做不出来)的东西,也知道它曾以一己之力带动整个音乐行业离开持续亏损的无望深渊。

但当时对它总的判断比较负面。BenThompson也有过分析,直言Spotify算不上一个好生意。

简言之,在我看来,Spotify对稀缺资源(爆款音乐内容)的掌控力不足,难以维持长期的低边际成本和高用户收入。再加上国际化扩张难,在面对上游钳制和其他巨头侵蚀时反抗能力不够、护城河不深。

但它近些年的频频动作也在倒逼我摒弃固有观念。

观察Spotify上市两年的起起落落,结合市场上所能收集到的公开信息来看,它比较刷新大家认知的动作、且能较好解释股价异常波动的因素大致有四:

1)从音乐走向音频

2)多元化场景的尝试

3)与消费硬件巨头、电商巨无霸相爱相杀

4)持续的国际化进程

这四步棋的好坏,已经且还将长期反映在Spotify股价上。如果它能成,将会是下一个Netflix。

Btw,我始终认为影响一家公司价值波动的标志性事件有很多,通过把这些动作抽象成代表性数字,可以基本描摹出一家公司的成长历程。远如Netflix付费用户数,亚马逊自由现金流,陌陌直播形态的出现,近如美团盈利与否。

长期来看这是件值得做的事。

以下是正文:

1)最初问世引发骚动

在社交巨头Facebook还未降生的年代,共享音乐已经出现。一家叫Napster的公司于年推出开创性的点对点音乐共享服务,从此音乐爱好者分享音乐变得无比方便。

Napster的原理是,本身不提供下载,但所有人都可通过它搜索其他用户的硬盘资源,从而实现“一人购买CD、全员共享资源”。

毫无疑问,这种侵犯版权的行为惹起了众怒。多家唱片公司轮番起诉Napster,但它们无法阻止技术泛滥引发的燎原大火,以及普通人想听音乐的热切愿望。

在Napster巅峰时期,其注册用户一度高达万。而“得益”于瑞典政府对版权保护的不作为,这个国家一度成为非法下载的国际中心。甚至有人在当地成立了海盗党(PirateParty),主张所有信息都可自由分享。

(盗版之火一路从瑞典蔓延至全欧洲、全球)

时至今日有个问题依然众说纷纭:对于音乐行业来说,盗版下载到底是好是坏?

联想到文章开头那张持续下滑的全球音乐行业收入,你可能会觉得,20世纪之初的盗版音乐泛滥应该对此负责。

但其实早有经济学家作出研究,他们对比大量样本和专辑销售情况后发表了题为TheEffectofFileSharingonRecordSales:AnEmpiricalAnalysis的研究,指出非法下载对音乐销售几乎没有实际影响,选择下载盗版的人本来就极可能不会付费。

甚至有人提出,Napster对音乐行业不仅无害反而有益。因为免费浏览可以促进更多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