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的三个安全范围心脏,作为身体的泵血“中枢”,正常情况下,就像钟表一样有节律的跳动着。一旦它突然改变了节奏,就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报。
心跳有个“安全范围”
人的心脏平均一天能够跳动10万次,一年跳动万次。按人类平均寿命计算,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心脏将跳动25亿次!据医学研究表明,在不运动、情绪平稳的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的心率数据一般为60~次/分钟。此外,受年龄、性别或其他生理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的心率存在差异。
心跳的三条“警戒线”
即使人处于休息状态时,心脏也在尽职尽责地工作,其中的频率和节律也反映着身体的健康状态,一旦不按照节拍奏乐,逾越“红线”,将给人体带来重大影响。
超速线
一般来说,若成年人在静息状态下,心率超过次/分钟属于心跳过快,医学上称为心动过速。心跳过快除了会引发身体不适,还会损害冠状动脉,严重时可导致心肌缺血或急性心梗。
面对这种情况,患者应找到诱发心动过速的原因,比如运动、吸烟、妊娠、兴奋、喝浓茶或咖啡等。此时,只要平复情绪,待身体恢复常态,或消除相关因素即可缓解生理性心动过速。
慢速线
心跳太快不好,太慢了也不行。心跳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但专业运动员或长期重体力劳动者的心率一般会低于这个值,甚至会达到40次/分钟,属于正常现象。
一般人如果平时心跳低于50次/分钟,并伴有头晕乏力、疲劳、胸闷气短、心前区不适、眼前发黑,甚至晕厥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因为心跳过慢,同时伴有晕厥的人,可能伴随心脏停搏,心脏失去供血,极易导致猝死。
起伏线
如果心跳节律发生紊乱,就像一条曲线一样,也会给我们带来困扰。临床常见的心跳紊乱有以下几种情况。
!
早搏
过早搏动简称早搏。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早搏发生率很高,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过度吸烟、饮酒或喝浓茶等均可引起发作,也可能出现。常见症状:过早搏动可无症状,亦可有心悸或心跳暂停感。频发的过早搏动可致(因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头晕等症状,原有心脏病者可因此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或心力衰竭。如果是体检发现早搏,本人没有任何感觉,次数也不多,大多不用治疗。如果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可能会影响心脏排血功能,甚至出现严重心律失常,要及时就诊,对症治疗。
!
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引起房颤的原因很多,如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大量饮酒、过度劳累、吸烟也是常见原因。
常见症状:心慌,也有人感觉胸闷、气短或出汗。有些人无明显症状,只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这类“无症状性房颤”通常更危险。房颤最严重的危害就是导致脑卒中,因此一定要及时治疗,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监测心率,按时复查。
5招稳住你的心跳
生活作息、饮食习惯、身体是否经常处于急性或慢性发炎状态,都可能影响心率,一般不可通过运动、调整生活方式等稳住它。
合理膳食
减盐限盐,戒烟限酒,少点外卖,少吃快餐,都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均衡饮食
在此基础上可以多喝牛奶、吃坚果、水果等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对心血管的健康有帮助,每天还要摄入克深绿色叶蔬菜。
坚持运动
坚持锻炼,对心脏有好处。不过,无论选择做哪一种运动,都要适度,选择适合自己体力的运动方式,运动不要过猛过久。
如果运动后出很多汗,并且有头晕、心悸、胸闷、气喘等表现,就说明锻炼过度了。
规律运动
定期锻炼,运动强度适宜,会使心功能得到锻炼。刚开始运动时,最好先进行过渡性训练,开展散步、慢跑、骑自行车、健身操等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帮助提升心肺功能;也可选择娱乐性球类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等,每天运动30~40分钟。持续运动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自身状况逐渐增加强度和时间。别忽视充分热身和全身放松。运动前,最好先对柔韧性较差的部位进行充分拉伸,避免运动损伤;运动后,一定进行完整的全身放松,让心率缓慢降至次/分以下,使身体恢复平静,避免因血压下降过快而出现眩晕、恶心等症状,还可帮助排出乳酸堆积,缓解疲劳,并增加身体柔韧性。
调节心情
保持坦然的心情。用快乐的心态去面对一切,守住一颗平常之心。不因奔波、跌倒、无助而抱怨,不因往事而悔恨,不为未来的事情而担忧,不畏惧生活,敞开心灵,勇敢地面对一切。
本期编辑:随芯动
等等,右下角点个赞再走??
喜欢,就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