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莫慌,莫怕,教你如何防治心绞痛 [复制链接]

1#

医院,享受健康、舒适、温馨!

心绞痛是冠心病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心绞痛的发作是因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胸痛、胸闷,一天发作几次或几天发作一次,有些人只是感觉几秒钟,多数人持续几分钟。有些人感觉像针刺样,有些人感觉就像大石头放在胸部一样,甚至有被勒紧喉咙的窒息感。主要位置在胸骨后、左前胸,有些人会有左上肢放射性疼痛。伴有出汗、头昏、乏力、心悸等。一般在劳累活动时、情绪起伏时、受凉后、喝酒饱食后发作。如果静息状态下也在发作,说明病情很重。

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专门的血管提供血液供应。冠状动脉就是专门为心脏提供血液供应的动脉。它就像一颗大树的树干,也有很多分枝。心绞痛就是其中一条分枝的一段血管出现了狭窄,导致那条血管所管辖的心肌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西医检查/p>

1:心电图/p>

这是最简单经济的检查。但是,如果在做心电图时没有发作,就可能查不出来。所以现在有24小时动态心电图,甚至7天动态心电图,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和7天的心脏情况。

2:冠状动脉造影:这是最直观有效的有创检查。但是,医院才能做,而且价格昂贵。

……

西医治疗/p>

1:口服西药:比如消酸酯类、肠溶阿司匹林、阿托伐他丁、倍他乐克、硝苯地平等,药物很多,对缓解心绞痛,预防心肌梗塞非常有效,但需要长期吃药,天天吃药。

2:冠脉搭桥术:切除狭窄的那段血管,用腿上的静脉去替代,就像搭桥一样。

3:球囊扩张术:放一个充气的球囊在血管狭窄处,撑开狭窄的地方。

4:血管支架术:放一个金属支架在狭窄的血管处……

说着简单,手术的高难度和昂贵的手术费只有当事人才能知道。而且,即使手术了,还是需要长期吃药,不然会再狭窄的。当然,心脏手术只适合于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绝大多数心绞痛病人都是口服药或静脉注射药物治疗。

中医对心绞痛的治疗充分体现了"同病异治"法则。同病就是指都是心绞痛发作,但如果体质病因不同,治疗法则和处方完全不同。

以胸痛胸闷为主的病症,我们中医叫"胸痹"。血管的狭窄是因为血脂、血小板等成分逐渐沉积在血管壁形成的,中医叫痰淤互结,心脉淤阻,是不是很形象?但是引起痰淤互结的原因却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治疗用药就应该辩证施治。

临床工作中发现,中医的辩证施治,对消除病因,改善症状效果很好,不需要长期吃药,远期疗效持久,而且避免了长期吃药的副作用和经济压力。所以,如果是心绞痛不太严重或初期发作,尽快吃中药治疗,或许可以避免在病情不可逆转时的昂贵手术。下面通过一些病案,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一下。

故事一: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型

65岁男性,反复发作心绞痛10余年。多次动态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长期口服消心痛、阿托伐他丁钙、肠溶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等药,随时带着速效救心丸。尽管如此,心绞痛还是时有发作,特别是情绪激动时。发作时胸骨后压迫感及刺痛明显,伴有睡眠不好,心悸头痛等。交谈中发现,患者是一个急脾气,声音大,说话没有耐烦心的人。十年前生意亏本,经济压力很大,之后开始出现胸闷胸痛,最近因家事烦扰,心绞痛发作频繁。舌质淤暗,苔薄白。脉弦涩。

中医理论认为,肝主疏泄,主管情绪;心主血脉,主管血液循环。肝为心之母。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子病及母,就会导致心血淤阻,心脉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他在家事烦扰时病情加重,发作频繁。舌像说明有心脉淤阻,脉弦说明肝气郁结。

所以,中药治疗当治病求因,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先。待肝气舒畅,瘀血解除,心脉通畅,自然胸痛胸闷就止了。起初患者是中药西药一起服用。两周后患者再也没有出现胸痛发作。故自行停止所有西药,只服中药治疗。再过一个月后,患者告知心电图已经没有发现心肌缺血,一切感觉正常,心情愉悦,睡眠安稳。故予以中药炼蜜成丸,徐徐服之。之后病情稳定,未再复发。

故事二:阳虚寒凝,心脉淤阻型

80岁女性。反复发作心绞痛22年。长期口服消心痛、复方丹参片、速效救心丸等等药物。反复多次动态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心动过缓。平时怕冷,夜尿频多,活动后气短胸闷。最近胸痛一周发作几次,多在夜间2-3点发作,伴有冷汗、心悸、头昏等,经西药治疗病情缓解,但自己感到非常虚弱乏力,并且过几天再次发作。舌质淡胖而淤暗,舌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综上所述,老年女性,怕冷、夜尿频多都是肾气亏虚的表现,日久不治,会导致肾阳虚。因肾阳对全身而言,就像太阳对大地的万事万物一样重要。肾阳虚无法温暖心阳,寒凝心脉,致心血淤阻,故见胸痛胸闷、心动过缓。夜间2-3点属于一天之中阴气最盛之时,阳虚生内寒,故阳虚之人多在夜间阴气重时发病。舌脉表现都是阳虚血瘀之像。

中医治疗一定要辩证施治,治病求本。"虚则补之,寒则温之,涩则通之",故予以温阳散寒,温经通脉,活血化瘀止痛之法治疗。待阳气恢复,寒气散开,心脉疏通,胸痛自然就停止了。如今的中药有传统内服处方,也有现代静脉制剂。对这个患者,我们采用中药内服加中成药静脉输液结合,两周后患者感觉身体温暖,心率提升,胸痛发作频率明显减少,停止输液,单纯中药口服治疗。又经过中药调理两个月后,患者精神明显好转,夜尿一次到两次,胸痛再也没有发作过,复查动态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已经明显改善,心率正常。停服中药汤剂,将中药做成丸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