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谨记,这种肝郁不能用ldquo逍遥 [复制链接]

1#

导读

郁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溯其源流,范围有广狭之分;究其证治,方药因虚实各异。

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向生物-心理-社会新的医学模式转变,凡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等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机被阻,气血瘀滞所致诸症,按郁证辨治,皆可取得显著疗效。兹就笔者的粗浅体会,简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郁者,滞而不通之义。在《内经》有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等五郁之治的论述。仲景则将郁证包括在百合病、脏躁等妇人杂病中辨治,其方药甘麦大枣汤、半夏厚朴汤等,至今仍有效地应用于临床。迨至金元,朱丹溪提出了气、血、痰、湿、食、火六郁之说,并创制越鞠丸以治之。其弟子王安道云:“凡病之起也,多由乎郁。”王节斋进而发挥说:“有郁久而生病,或久病而生郁,或误药杂乱而成郁。”至此,郁证的范围扩大了。

明代医家赵献可继承前说,指出郁证的范围甚广:“伤风,伤湿,除直中外,凡外感者,俱作郁者。”其他内伤杂病,如血证、咳嗽、*疸、呕吐、腹满、腹痛、疝痛、飧泄等,亦可作郁看。但他认为诸郁多因木郁所致,治其木郁,使肝胆之气舒展,则诸证自解。故主张“以一代五法”,用逍遥散为治木郁之主剂。在此说影响下,后世医家所论的郁证,虽仍包括外感致郁及情志致郁在内,但已逐渐把情志所引起的郁证,作为主要内容。如清代医家沈金鳌云:“诸郁,脏气病也。其原因由思虑过深,更兼气弱,故六郁之病生焉。”这样,郁证的范围就缩小了。

情志之郁,乃狭义之郁,其治法虽有疏肝理气、清心泻火、健脾和胃、活血通络、化痰涤饮、益气养阴等不同,然以逍遥散调和肝脾最为常用。年来,用此方治肝郁脾虚疗效卓著。随着人类的竞争,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由社会、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的各种病证日益突出。这种由情志怫郁、气机瘀滞而导致血滞、痰结、食积、火郁,乃至脏腑不和而引起的种种疾病,若投以逍遥散,则很难使郁解滞化。因逍遥散主治的是肝脾两虚,木不疏土,而现在临床上所见的郁证,多是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这里的肝气郁结,木旺乘土是实证;脾胃受乘,纳化失常,亦非虚证。如果说是脾(胃)虚,那是因营养过剩或过偏,而导致的虚中有滞。

笔者根据历代医家经验,结合临床实际情况,拟制一方,名“柴胡纵横汤”,主治木旺乘土,肝强脾弱之郁证,获效甚捷。方药组成为:柴胡10g,木香6g,郁金12g,白术12g,枳壳10g,半夏12g,茯苓12g,甘草6g。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木香、郁金理气活血;白术、枳壳健脾消滞;半夏、茯苓健脾利水,燥湿化痰;甘草益气缓中,调和诸药。全方功能疏肝解郁,健脾消滞,可广泛应用于四脏不平,中气先郁,或积食停痰,纳化失常所致的胸胁胀痛、脘腹痞满等症。

有些器质性疾病,表现“肝”“脾”郁结症状者,采取柴胡纵横汤加味治之,亦能取得显著疗效。例如,患者王某,女,79岁,家务。患冠心病、胆结石,医院已住院两月,因年迈体弱,只好采取对症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延至年春节前夕,因操心过年之事,突然胆石症发作,胸胁胀痛,心悸呕恶,病情甚险,院方已通知家属,做最坏打算。春节在即,举家不安,遂慕名乘车百余里,来我处求治。

诊见患者,急性病容,身体消瘦,弯腰按腹,呻吟不已,舌苔薄白滑腻,脉象弦滑稍数。患者症急年高,治疗颇感棘手,然家属恳请尽力而为,经斟酌再三,予柴胡纵横汤原方原量,加玉竹15g扶正护心、炒麦芽12g舒肝健胃、金钱草15g清肝利胆、炒白芍12g柔肝止痛。嘱取2剂,每日1剂,两次煎服。第3天,其子欣喜而来,说第一剂药服后,胀痛缓解,第二剂药服后,诸症基本消失,要求再服3剂。半月后其子特来告知,3剂药服后,症状全部消失,遂要求出院回家过年。现在感觉良好,生活能自理。此例急症患者,服药5剂,转危为安,带病延年,实始料不及。本文源于《河南中医》,转载请注明出处。

逍遥散——妇科“万能”基础方,十个女人九个要

8亿中国人误会了逍遥丸,让人快活似神仙的千古名方,还有一个让女人心动的妙用

逍遥丸,归脾丸,桂枝茯苓丸......这些最熟悉的中成药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新作用!

图文来源网络,若转载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阅读原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