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在大厂,全靠人设 [复制链接]

1#

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

文|开菠萝财经,作者

金玙璠,编辑

艾小佳

人在职场,你给自己立人设了吗?

这届打工人最近开始聊“职场人设”。有人立的是“家里有矿的不差钱人设”,希望自己显得举重若轻、不容易受欺负。有人立的是“老年人养生人设”,目的是减少无意义的加班,希望在下班后享受生活。

不止明星偶像需要人设,职场打工人也得立人设。在工作意义赋予我们人生意义的今天,真的是“人设立得好,职场没烦恼”吗?

开菠萝财经与五位大厂员工聊了聊,发现“职场人设”的门道很深。

一般入职新岗位的前几周,是打造人设的关键期。他们中有的人特意找朋友借了车、开车上下班,为了立“有车的富婆人设”。有的人不希望被贴上“老好人”标签,会先找公司里最难搞的同事“Battle”一场。

从00后到90后,他们都表示不要小看了人设打造的复杂性。比如,有的人最初只想给自己立一个普普通通的“靠谱”人设,结果因为过于靠谱、飞快晋升,被同事疏远,于是在“靠谱”人设之外,又包装一层“人畜无害”的外壳。有人在Nice人设中加入犀利,九成以上的时间Nice对人,但必要的时候据理力争,表明自己的底线。

人设打造的初衷是更好的工作,但如果把握不好,也有风险。有人好不容易立稳了不差钱、也不好惹的“富婆”人设,但花钱如流水,工作一年积蓄空空。有人为了躲避加班立养生人设,不料被揭穿后,很难再得领导信任。

职场是个小社会,“职场人设”不只是员工的命题,它也是一些老板的“保护色”。有领导为了避免团建被劝酒,努力营造“胃不好、很养生”的人设。有老板为了拉拢年轻员工,立Nice、包容的人设,和95后、00后聊明星、聊八卦。

看完他们的故事,你考虑给自己立一个“职场人设”吗?

“富婆”人设,让我机会多多、钱包空空

栗子

岁大厂游戏岗

01年秋招,我进入了这家互联网大厂,开始经营我的第一个职场人设——不差钱、也不好惹的“小富婆”人设。

原本,我对人设经营还比较佛系,直到我发现,和我同一批进来的一个男孩总是“挨训”。

他经常被年纪大的老员工指使干杂活,被Leader安排推进一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工作。男孩如果追问,就会被扣帽子,“这也要问?你不会灵活变通吗?”两次“失败”之后,就听到几个Leader否定他,甚至嘲笑他,“还没找到女朋友吧”。可能是大家觉得,那个男孩子有点不修边幅,表达和行为举止看起来都不是非常自信。

我来之前,就有前辈跟我说,这家大厂对新人不太友好。职场是个小社会,为了让自己活得好一点,快速适应这里,防止被PUA,我就从众多人设中挑选了相对适合我的“富婆”人设。

说这个人设适合我,并不是说我真的是富婆,我家里只是二线城市的普通家庭。主要是我个人把钱都花在打扮上了,在买奢侈品上也比较舍得。

上班的前两周,我特意从朋友那借了辆车,开车上下班。每天衣服不重样,天天化妆,至少粉底、口红、香水三件套是要上的。

第一周就有同事来打听,“你都是开车上下班吗?住得很远吗?”对于这种试探,我只是选择性回答,“我就住XXX”,旁边一个大哥探过头回了句,“那很近啊”。这时候,我继续礼貌微笑就好。

到第二周,有同事开玩笑似地对我说,“你肯定是来体验生活的”。其实就是试探性地打听我家里的情况,我也是笑而不语,内心的OS是,要是真有钱,谁来这种地方。

在同事的印象里,我的富婆人设慢慢就立住了,但还要保证不塌。我会不时地找机会巩固一下人设,比如,在朋友圈“更新”吃喝玩乐的日常,让同事们感受下我的生活和社交。

我也想过这样做是不是很虚荣,但我发现,这一招“过度包装”对那些看人下菜碟的领导和同事很好用。人在职场,还是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如果我几斤几两同事都知道,那感觉挺没安全感的。

因为我的气质和表达都比较过关,Leader更倾向于带我去开会、出差。久而久之,因为比较熟悉,Leader就比较照顾,多给我创造一些机会。比如,我们这个岗位有很多会议要开,Leader会让我介绍、展示成果;面对其他组的质疑,我作为新人很难做到不卑不亢,Leader有时候会帮我解释。

有一次,我和职场前辈聊起我的人设。她给我分析,只有人设一定是不行的,而且这个人设虽然帮了我,但照搬到其他环境不一定适用。

想一想也是,我属于目标感很强的新人,虽然我在外人看来不是、也不必要十分拼,但从入职起,我就尽可能地接触核心项目,向团队中的核心人物看齐,和Leader保持信息畅通、让他知道我在做什么,在各种级别的Leader面前不吝啬表现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而我现在在的职场环境是男多女少,如果反过来,这个人设的确可能帮倒忙。

我依然认为,在职场生存,尤其是复杂的职场,要适度自我包装,不管是外在形象上的,还是内在能力上。

但不得不说,“富婆”人设是假,花钱流水是真,我近一年不但没攒下钱,还把之前的积蓄花空了。

团宠人生、养生人设,都翻车了

潘洋

岁大厂市场部

我的职场人设实在是一言难尽,一直在变换,始终没成功过。

都说大厂寒冬,但进大厂镀金,是我上院校之后的第二个人生目标。所以,我大二开始进广告公司和头部大厂实习,留了一些HR的联系方式,为最终进大厂做准备。

这期间也在互联网上看了很多“大厂生存法则”,包括给自己立一个职场人设。我选择了努力上进的“团宠”人设,因为我在学校时就比较受欢迎,算是男生里的“交际小达人”。

入职后,我感觉职场氛围很严肃,我的那些活跃气氛的小技巧显得非常突兀,一周后,我明白了,这里不需要“团宠”。

那我就努力搞事业吧,可惜我进了市场部一个基本没有预算的品牌组,工作内容就是写写写、改改改,和我之前在广告公司的工作内容一模一样,价值感的落差非常大。而且在这个岗位,要想推进一件事,需要拉动的人太多了,总之做人远大于做事。

最让我觉得没有意义的是,工作量本身不多,我一旦连着两天到点下班,Leader就会找我谈话,“你这样按时下班,不就让其他组看出我们组没事可做?”当月出绩效,我是全组倒数第一。一年两次绩效考核,直接和我拿到手的钱多少挂钩。

主业我是没啥动力了,于是开始转移注意力,发展副业。我以前对音乐顶多是喜欢,现在简直就是热爱,还自学了吉他,开始写歌,成了一名不露脸的音乐博主。

搞副业实在需要时间,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上班时间,我会客气地对待每一位对接同事,疯狂用“亲”、“~”回复他们,一下班,就开溜。

这期间,我们空降了一位Leader,为了不被Leader刁难,我又换了人设。当时恰逢每年的员工体检,我检查出窦性心律不齐、甲状腺结节、脂肪肝。我自此开始立早睡早起、健康饮食的“养生人设”:到点下班,晚10点后不回消息,聚餐不喝酒。

为了维持这个人设,我一直很注意,办公桌上摆了不少保健品,在公司不吃过于油腻的饭,在朋友圈、微博也不留下深夜的痕迹。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公司附近的酒吧里和朋友喝酒,有人拍了拍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是Leader。我马上寒暄着说,“朋友带我来见识一下”,结果Leader回了句,“上周我也在这看到你了,你还在台上驻唱呢”,嘴上挂着诡异的笑容。这下,我是真的没话说了,Leader小声跟我说,“谁没点秘密呢,我聚餐时候说胃不好,也是不想被大家劝酒”。

第二天,又在公司见面,我实在不知道这个养生人设还该不该立。

现在事情过去一个月了,可以确定的是,我被边缘了,再也没有被安排核心的工作。

进入理想的大厂,我不想再立“人畜无害人设”

孟和

31岁大厂客户经理

工作的前五年,我立的都是人畜无害的靠谱人设。

它不需要“小甜心”人设的情商,也不需要“老干部”人设的经验,更不需要“家里有矿”人设的资源。而“人畜无害的靠谱人设”只需要“努力、乖巧”,普通、无趣,却是听话的学生最擅长扮演的角色。

并且,学生时期,我读了很多稻盛和夫的书,深受他“踏实努力、拼命投入工作”思想的影响。初入职场,我就希望成为一个靠谱的人。

我的第一份工作在一家创业型的公司,内部没有培训,也没有清晰的职场晋升通道。所以,我的目标不再是公司内的升职加薪,而是“学本领,攒经验”提升技能,获得更大平台的机会。

于是,不管在公司内部还是对外合作,我都会尽力把工作做好,不给别人添麻烦,举手之劳的事情也会帮着别人一起完成。这不仅让我给人留下“靠谱”的形象,也让初入职场的我,无形中得到一些嘉奖和机会,快速成为项目负责人。

升职以后,我很快发现,原来互帮互助的同事和我的关系变得疏远甚至是紧张。性格使然,我更适应融洽的氛围,实在不想被领导或同事当作是一个有野心的竞争者,因此我在“靠谱”人设之外,又包装一层“人畜无害”的外壳。

我主动分享工作的经验和方法,也愿意把劳动成果和同事共享。在工作岗位上,不争不抢。有了“人畜无害”的壳子后,不仅让别人觉得我平易近人、无需防备,而且也得到了很多机会去负责难度更大的新项目。这些工作经验和技能的提升,也成为了我进入理想大厂的敲门砖。

五年走来,我从一家普通的小公司,跳槽、跳槽、跳槽,终于实现目标,进入了心仪的公司。到工作第五年,薪资翻了四倍。

现在,进入大厂后,我不再想扮演“人畜无害靠谱”人设。一方面,这个人设很容易被认为是“老好人”;另一方面,在大厂生存,更需要展示个人的专业性。身边同事的能力都很强,如果还继续维持默默无闻的印象,很容易被人忽视,甚至被替代。

并且,现在的公司文化和团队氛围,也让我觉得,我不必再维持默默无闻的人设,得从幕后走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专业性,被更多人看到。

至于接下来具体要转什么人设,我还需要研究。

社恐、不敢争取,于是给自己包装了“小专家”人设

陆译

6岁大厂运营岗

进入职场第二年、苦于得不到表现机会的我,给自己立的是“小专家”人设。

当时我刚转岗到一个新部门,跟着领导拓展新项目,自主权也比较大,基本上是领导说“现在有一个新任务”,谁想接就开口。可是我很社恐,没有那么容易开口争取,说的每句话都需要在脑海里想好几遍、确认无误后才出口。

身在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性高,我自然有不小的危机感,平时也习惯于去观察身边的人,会想“他们在团队中发挥什么作用”“为啥每次领导开会都要带上小A”“为什么小B每天嘻嘻哈哈,她的价值在哪里?”等等。

某一天,我发现做账号讲究“定位”、“人设”,希望受众能够一眼识别自己的价值,转化为粉丝。在职场上用这一套逻辑去打工,工作才能干得好。

例如A是“万事通”,是多面手,主动参与很多项目,且精力无限、随时oncall。因为知识面广且温柔抗压,入职三年完成了从专员到经理的一路飞升。

而B是“气氛达人”。工作能力一般,但胜在性格开朗活泼,又是5G冲浪能手,能玩梗能接梗,活跃气氛全靠她。老大不善说笑,想要聚会不冷场、想要团建放松,带上她就行了,所以B在部门也能舒服自在。

而我呢,需要尽快让领导发现我的优势,但改变性格是很难的。既然工作严肃而安静、平时不擅交际是我最大的标签,那我不如把它放大、立成人设——少说废话,确保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准确而有价值的;将交际的时间用于学习、精细化做事,选择在某一两个领域深耕,成为一个小专家。

这样一来,每当涉及到我擅长的领域时,老大遇到不明白的、需要决策的时刻,会习惯性地来问我的意见。

另外,我工作时习惯于严肃又安静地做事,进入工作状态后,旁人的说笑打闹,我都不参与不理会。其实是因为我没法一心二用,又想早下班,且不擅长打趣。但这无意中营造出“这个人很认真”的感觉。

久而久之,“小专家”就成了我的最大标签,一年后,我也获得了最大的正反馈——升职。

当然,我立了一个“小专家”的人设,其实就给了别人一个很高期待:在这个领域,她要给出正确的、专业的意见,并且要把这部分的事情做到很好、不出错。为了不破坏自己的人设,我就需要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去工作,这也是一个小小的负担。

“老好人”行不通,我立了十年“NICE+犀利”人设

KENT

30岁+制造业大厂PM

混迹职场十年,在外企、国企、民企工作过,读过商学院,我的人设一直是Nice当中带着犀利。

因为单纯的Nice人设在职场行不通,不但会被贴上“老好人”的标签,甚至会被认为“很好欺负”。

所以我的方式是在Nice人设加入犀利的风格,具体来说,9成以上的时间是Nice的状态,但每到一个新公司,会有计划地去跟一两个比较难搞的同事,认认真真地“干一仗”、“撕一场”。让别人知道,我是有底线的、是有些脾气的,就不会轻易来挑战我。

很多人刚进职场时,以为自己Nice地面对其他人,也会被别人Nice对待,但等一段时候后会发现,人设立得越稳,工作越是多到干不完,别人顶不了的锅就甩给你,职场风评和职场处境都不好。

上级对Nice人设的评价往往是,没法做“恶人”,没法赏罚分明,所以没法带团队。因为工作中为了维护公司利益甚至部门利益,很多时候需要争一争。Nice的人,在领导看来没这个能力。

下级对Nice人设的领导,明面上会称赞,“我们的领导人真好”,实际上只是觉得,“这样的领导好糊弄”,甚至不会打心眼里尊重。

同级同事通常会给Nice的人贴上“老好人”的标签。在我看来这可不是什么好词。因为你Nice,同事都找你帮忙,你就义无反顾。因为你Nice,有资源、利益分配,没分到你,你也不会太计较。

其实很多职场新人在立人设上很摇摆,既想立一个不好欺负的人设,又希望人人都说你好、觉得你好相处。“NICE+犀利”,就是一个比较好用的人设,随和、同时有底线,必要时,可以下场battle,争取利益和话语权。

前两天,我和我的老板还在讨论,“职场人设”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概念。在老一辈人的世界里,不存在职场人设,因为在单位一工作就是一辈子,要演人设也得演一辈子。但现在大家普遍跳槽更频繁,共事时间大大缩短,为了配合工作,我们需要一个面具,而且演人设、换人设都比较方便。

我在职场中遇到过上海的拆迁户,家里有六七套房子,他会有意无意地把“不差钱”的人设立出来,不过,他照样工作很努力,只是领导不会把他逼得太紧,知道他是有退路的。

人设不只是员工适用,老板也适用,比如演一个Nice、包容,但犀利的人设,既可以和95后、00后员工像朋友一样交流,聊明星、聊八卦、聊旅游,也可以利用犀利的一面加强管理。

立人设,无非是我们的一种自我保护,让自己更好地去做事,但不要忘了,你对工作、对周围人的真诚,别人是能感受到的。所以无论什么人设,切记三分演、七分真,真诚是基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栗子、潘洋、孟和、陆译为化名。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